城堡式的小市镇,原系地主们的坚强据点,现在正好为我们所利用。这里的城墙,经历年培
修,高大坚固,超越一般的县城,市镇上当铺商店粮仓以及多数住宅,均建筑的颇具规模,
为这一带所罕见。在这个赤区中心,这里自然是最适宜于作为首都之用的。当时,地主们早
已逃走了,房屋多未遭破坏。同志们正从事与整理市政,计划迁移。
红四军政治委员余笃三率领着第十师的第三十团在这里迎接我。他是从新集西北面的前
线赶回来的,他所率领的第三十团则预备护送我到金家寨去。这位工人出身的余笃三,原是
武汉使其汉口一个工会的领袖,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为反米夫派的积极分子。四中全
会后,米夫派在中共中央得势,使他颇为不安。他对第十二师攻打高山寨招致重大伤亡一事,
引咎自责。对于他的现任职务,他也觉力不胜任。我曾嘱他暂居新集,指导这个区域内的军
事活动,一切俟我自金家寨归来后,再行解决。
翌晨,我偕第三十团继续东行。我们这一日的行程共六十里,沿途可以从容浏览。我当
时已接任军分会主席,有马代步,一切杂务,也有随从人员料理。因此,我这次旅行,不若
前次步行的艰辛,可以专心致力考察各方面的情况。任三十团团长的王树声成为我的向导,
他一路向我叙述他在这个区域里所经历的事,使我对这里的发展,有更亲切的了解。
王树声团长在这个区域内是参加游击队最早的一个。他自始就参加这里一个基干的游击
队,从队员积功升到团长。因此,他的个人经历也就是这里游击队成长的经过。这个团长,
身体强健,行动敏捷,对于本区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谈吐处事,充分流露出久经历练的
游击健将的才气。他所率领的第三十团跟他一样,也是在游击战中成长起来的,在红四军中
算是资格老而又最有战斗里的一团,共有官兵一千一百多人,步枪八百余枝,重机枪四挺,
这些实力远非黄安独立团所能比拟。全团官兵对于王团长十分敬重,资望较浅的团政治委员
也唯他马首是瞻。
王树声眉飞色舞的描述当地游击队的最初发展,现在就我所能记忆的,略志于后:
一九二六年北伐军占领武汉不久,麻城也光复了。那时农民协会开始组织,他正在麻城
中学念书,成为cy的团员,并参加农协工作。他旋因工作积极,升为农民自卫队的大队长。
1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