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主意,郑怀和张奎二人悄悄脱离观众席。
那二十七个护卫关注点只在孙安和高宠的缠斗之中,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队伍中少了两个人。
再说郑怀和张奎他们是洛宁守将,与屠龙营或者说第二中央军分属两个不同的机构,二人往哪里去众人没有权力过问。
郑,张二人他们脱离旁观队伍之后没有返回洛宁城,而是沿着官道一路搜寻下来。
前文提到过,高宠曾经两次来到洛宁城下的护城河。
第一次是请求入城被拒绝。
第二次是想换个军用帐篷和生活物资被拒绝。
正是从第二次的交谈中张奎知道高宠还有一个老娘在城外,而且从高宠的语言之中对他的老娘极为孝顺。
因此张奎就想到阻止这场战斗的关键——高宠的老娘。
二人一路骑行,速度极快,很快就在距离洛宁城外五里处看到一辆马车。
马车旁边有一名老妪,面容憔悴,看起来身体很不好的样子。
一名十四五岁的婢女扶着老妪的胳膊,两人都伸长脖子,紧张地看着洛宁城的方向。
“兄弟,是不是她们?”
“八成就是。”
二人勒住缰绳,在马车前面停下,然后迅速跳下马。
“两位军爷,你们这是?”高母原本想向二人打听儿子的去向,看着他们匆匆走过来,不由得心中一慌。
“我们是洛宁城守将,他叫张奎,我叫郑怀。”
“原来是两位守城大人,老身这厢有礼了……”高宠的母想给二人道一个万福,毕竟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
“老人家,何必行如此大的礼?”张奎慌忙上前把老人家搀扶起来。
开玩笑,你儿子武艺如此高强,将来没准会成为燕王旗下的大将,我们哪敢受如此大的礼。
郑怀知道事不宜迟,直截了当的说道:“请问老人家,前面那个骑着青宗马,拿着錾金虎头枪,身披白袍,自称高宠的年轻人是不是您的儿子?”
“……是……”高母一愣,“难道我儿子又洛宁城叨扰各位军爷了?”
“叨扰到没有,只是他在洛宁城下跟人在比武。”郑怀说道。
“比武?哦……”高母原本紧张的神情一下变得轻松起来。
从小到大高宠一直醉心于武功,尤其是祖传的高家枪法,每一天都会练上好几遍,期望有一天能上阵杀敌,光耀门楣,恢复高家先祖的荣耀。
从十三岁开始,高宠为了提升自己,就四处找人比武学习。
十五岁那年,他已经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枪法高手。
金国两次南侵,高宠忠心护母和很多乡亲,他原本想投身军队为国效力,无奈母亲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因此高宠错过好几次燕军在村里的招兵。
这次燕王广发天下英雄帖,期望天下英雄好汉进东京参加武科举,挑选出武状元,为国效力,征战金国。
高宠的心再一次动了起来。
不过为了陪伴在母亲身边,他一直隐忍着没有作声。
好在高母明事理、又知道儿子身怀武功,志在四方,就力劝他出山应考,以便来日光大高家的荣耀。
母亲大力支持让高宠没有后顾之忧,在当地官府报名之后以第一的成绩成为县里武秀才。
这次进京城,他索性把母亲和家里唯一的婢女也一起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