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本无知。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他人有高有低。”
……
江易想着不能让举荐他的谢平安丢脸,全力以赴,聚精会神左右手持笔同时书写,左手写上联,右手用不同的字体写下联。
江易虽出身商家,但沈氏发现他极聪慧,两岁时就酷爱看书法书,便用重金请湖南道的书法名师教他。
他得到过李万清、明王、贺栋兄弟、两大学士等多位书法大师指点。走南闯北,拓过几千块石碑上大师写的字学习,精通百种字体。
江易写完一幅,便有宫人上前拿走,高高举起,让秋风吹干墨迹,让众人借着宫灯看清上头的墨字。
当年江易九岁,谢玲珑四岁,两人在浏阳县谢家书房定下合作契约,他随手拟草写的契约,书法都让谢玲珑赞叹不已。如今他虚岁二十,每日不停练了十年,书法自是又精进许多。
曲公公抬头望着龙飞凤舞的两种字体,又细读了对联,忍不住赞道:“好字,好联,真是绝了!这就拿进去让陛下、皇后瞧瞧。”
人群里赞叹声此起彼伏,甚至有几十位小娘一起激动的叫了几声“安郡王!”“江朝议郎!”
江易始终面色如一,双手持笔,忘我的写好每一行字。他这幅认真沉稳的模样又迷住数位小娘。
两少年合作成功,一个放下笔,一个放下墨,默契的抬起手在空中击掌,朗朗大笑,友谊更进一层。
“安郡王出得好对联!”
“江朝议郎写得好字!”
江易请着谢平安先一步,道:“走,咱们去看放荷灯。”
两少年丝毫不在意众人的夸赞,洒脱的并肩走向护宫河,一群小娘跟了上去,却是害羞的红着脸,不好意思跟他们搭话。
几十个军方官员的小郎叫嚷着追上前,亲热的跟谢平安攀谈,还有人豪放的拍他肩膀,直夸赞他才华卓绝。他们在那次突厥使者队与平唐家族比试马球时,都成了熟人。
众小郎让谢平安介绍江易。
谢平安巴不得让更多的人知道江易,把江易情况细说了一遍。
众小郎一听,原来江易的两个妹妹是何家大孙、二孙的婆娘,都是军眷,纷纷叫着要江易娶个出身军队家族的小娘做婆娘。
谢平安跟众小郎道:“我姐姐、姐夫都跟沈姨说了,定要帮着易哥哥寻个好堂客。我姐夫去打仗了,我姐姐张罗此事。你们家里长辈若觉得易哥哥好,就赶紧给我姐姐发贴子,请她从中搓合。”
众小郎回头瞧着不远处月色下自家姐妹望向江易时一脸的羞涩,纷纷点头,高声道:“今个我回去就跟我爹娘提,莫让别家抢了些。”
“安郡王,您可得给玲珑供奉说好了,一定要给江朝议郎在我们军方家族里头寻个婆娘。”
谢平安笑道:“易哥哥文武双全,自是想找个同样的堂客。你们的姐妹可有文武双全的?”
一个生得虎头虎脑的小郎探过头来,憨憨道:“我三个姐姐都是文武双全,只是都嫁了,我还有一个小妹,去年识字,今年习武,也算是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