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家出来后,已下晌未时末了,是董家的马车回去的。
本来今天出去是想买布准备冬衣的,结果在董家耗了一天。
不过韩氏还是发现了马车里有十几匹布料,还有一些糕点,这次并没送值钱的东西。
韩氏松了一口气。
即使是互称姐妹,但也要旗鼓相当。
韩氏的意思很简单,就如婚姻一样也要门当户对,韩氏没办法给予吴氏太多,韩氏也是要面子的,平时往来送些小东西即可。
韩氏觉得这礼物送得很是合心意。
“爹,您知道么?熙哥儿也有小姨了。”熙哥坐蔡伦旁边,绘声绘色的说着在吴氏那边的情况。
“娘子,你可以啊,跟这吴大奶奶才见多少次就让人家崇拜在你的石榴裙下了。”蔡伦拍着韩琳的马屁。
“少打趣我,孩子还在呢?”
“你们就当我聋了瞎了吧。”蔡晓星翻翻白眼掀起马车的窗帘看着外面,看着日落西山的夕阳,满天的晚霞红彤彤的,蔡晓星想起李商隐的那首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蔡晓星放下车帘,没来由的忽然很沮丧,或许是原主还残存着丝缕的魂魄意识。
“星儿,怎么了?”韩氏发现蔡晓星的失落。
“娘,没事,就是忽然觉得好无趣啊,没事,我会好好调节的。”
韩氏从后背抱揽着蔡晓星的肩膀:“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有时候难得糊涂也是福,太过较真会把自己逼疯的,而且,现在已不是从前,爹娘都会保护好你和弟弟的。”
“娘,是我想多了,我相信爹娘,再给多少次机会,我都会相信爹娘会保护我和弟弟的。”
“姐姐,我保护你,我是男子汉。”
蔡伦抬头看着韩氏,嘴型问怎么了。
韩氏轻轻摇摇头。
马车直接驶到老宅,这次已不像之前那样被围观,大家对于蔡家三房的变化都习惯了。
老刘氏看着一匹一匹的布料搬进堂屋,眼神滴溜溜的转着。
“爹娘,这些布料是董家送的,这匹松花色和青蓝色给爹和娘做冬衣,其他的给孩子们做新衣吧,快入冬了,大家穿暖和点。”
本身今日韩氏也是打算给老两口和家里孩子们带布料做新衣的。
老两口对他们怎么样,他们没办法撇清,家里孩子们现在在私塾读书,韩氏觉得孩子都是无辜的,她相信在他们夫妻两人的引导下是可以成为花骨朵而不是食人花的。
“三弟妹,这。。。。。。”钱氏用围裙擦了擦手,又看看老两口,又看看炕上的布料。
“拿去吧,这是你弟妹的好意。”蔡老头敲敲烟杆。
“谢谢爹娘,谢谢三弟三弟妹。”
“这是人家董家拿回来给大家分的,就他会做人情。”老刘氏嘟囔道。
看钱氏伸手去拿布,又拿着炕扫拍了一下钱氏道:“让你大嫂先拿,给泽哥儿多做几身新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