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
初一拜年是先给长辈或者在村中给年老的拜年。不出远门。
这一天,大都是撅着屁股乱作揖。众人相见互道“新春大喜”或“发财”等吉利话。
这日又称为扫帚节,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这一风俗禁忌至今仍为人们所遵从。但要往家抱柴的习俗。这习俗来源于一个传说,说过去有个商人,出外做生意时常投货于一湖泊湖作为祭祀。湖神念其恩德便将一位司营钱财的美女“如愿”赐他为妻。商人成为富豪,却对妻子日渐冷淡。这一年的大年初一,商人逼迫妻子起早干活。妻子不愿,他便拿起棒槌追打妻子,于是如愿往柴火堆边的扫帚里一钻,便化作一汪水消失了,从此商人家里全部财宝也随之消失。
为了不让财运借着扫帚和水跑掉,民间从此便流传了大年初一不扫地,不住外泼水,要抱一捆柴进家门的风俗。见家人抱柴进家,家门要大开,一连声地叫道:“柴(财)来家啦柴(财)来家啦”
柴与财谐音,祈愿来年财源茂盛。
过去除“忌门”即不接待妇女客人串门、拜年、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外,从初一到破五(正月初五),禁忌还是很多的,比如:
1.禁说不吉利话;
2.不打孩子、不许小孩哭闹、吵架;
3.不准打碎盆、碗等家具,认为打坏器物是破产的预兆,如果有打碎现象,得赶快说:“岁(碎)岁平安,”及时进行“破解”;
4。初一不能拿东西出门。特别是水土不能流失,因为水土为财,一年之首日,流失水土,等于此年财运不佳。记着自己带出去的东西一定要带回家来,不要随手丢弃。
5.不准动刀(主凶杀)、针(主长针眼)、剪(主口舌之争);
6.不准看病、吃药,否则一年到头都会生病;
7.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早有所成,一切占先。有大户人家还有去寺庙抢头柱香的说法。
8。初一忌睡懒觉,忌睡午觉,这一天忌讳躺在床上。躺在床上是卧床不起,“初一卧床犯大忌,小鬼邪病找上门”,忌睡午觉,俗有“男人睡午觉,田畦会崩坍;女人睡午睡,炉灶会塌陷”。
9.初一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不可以躺在床上说恭喜,传说会导致长年卧床。
1o。忌借火种;忌讨债;忌购物,忌给人钱物(给压岁钱除外,但压岁钱要给人偶数,忌讳奇数);忌家禽、牲畜入别家;忌啼哭;忌睡午觉;忌在别家就餐;忌吃稀饭,忌吃红薯;忌听乌鸦、狗叫,俗语云:“午在狗弗叫,来年疾病少。”
11。初一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不能让别人开自己抽屉等,否则会掏走财运,一年容易被盗和钱财流失。
12。初一忌讳去有丧事的家庭拜年。家有老人去世,三年内还要回家过年,外人初一更不能去,否则会冲撞,自己也因初一染阴气,一年得阴病。
大年初一,大家喜气洋洋,不过这个时候的忌讳也多,而且还有很多都保留到了现代。各地习惯也不尽相同,虽然很多禁忌没有科学依据,但也纯朴地表现了人们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景。
蔡晓星此时正跟着蔡伦在村长家里拜年,村长家里有很多过来拜年的人,大都是本村的村民,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这画面也是非常的惬意。
蔡晓星则和村长家的女人们在灶房,没有到饭点,但是总有忙不完的活。她坐在小板凳上听着霍氏和几个儿媳以及隔壁几个婶子们说话,无非就是东家长西家短。
而皇宫里,皇帝刚才加完祭天大典,就和顾渊待在乾清宫没出来。
早膳和午膳都是在乾清宫内解决的,各宫嫔妃都派了一次又一次的请,都没能把皇上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