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大营中军帐内,得到曹操承诺的孙策,此时仍在犹豫,要不要对汉军出兵。
而这时,坐在他对面的周瑜,也是面色严肃,心里不断分析着对孙策最为有利的局势。
之前,他们无意之间发现了跟在曹军身后的张飞。
这让他周瑜推测出汉军分兵两路,一路南下长江等待汉军水军的接应。
另一路,则是由郑铮率领进入寿春,剿灭袁术的同时,吸引曹操的注意力。
于是,周瑜与孙策商议之后,决定将汉军分兵的消息,告知曹操。
一来,之前曹操答应将九江郡赠予孙策的前提,是要他和孙策出力,对付汉军。
自己把得到的重要情报交与曹操,也算是为对付汉军出了力,索取九江郡,便也能理直气壮一些。
二来,无论是汉军还是曹军,都远胜己方多矣。
若是二者能够斗个两败俱伤,己方或可从中获利。
如今,从回信看来,我的这些心思,终是瞒不过他曹操。
但曹操也确实需要我等出力协助。
否则,不会这么大方的,去给伯符上表扬州牧。
这算是承诺了,在伯符占领扬州之前,他曹操不会派人到扬州捣乱。
这个承诺很重要,毕竟扬州之地与他曹操的地盘接壤。
曹操若时不时的派人来捣乱,那我军想要快速拿下江东就会难上加难。
而且,即便攻下江东,也会损失在江北的立足之地。
如今,有了曹操的承诺,这问题就不用担心了。
只是,曹操的条件是,让他们击溃汉军主力……
那汉军的大部队,少说也有五万人,而且还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
反观己方麾下刚够万人……
这要是想打赢,只能依靠外力。
庐江的刘勋,对袁术颇为忠诚,若是让其知晓袁术死在汉军手里,或许会尽起麾下大军,去找汉军报仇。
等到双方交战正酣,我军再从侧翼杀出,未必就不能将汉军击溃。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最理想得状态。
但是……
渔翁真的就是得利之人么?
猎人难道就不是猎物么?
他和伯符势力还很弱小,容错率很低,根本就输不起也赌不起。
如此看来,想要破局,最好的办法是要有所行动的同时,也不能将麾下的人马给搭进去。
想到这里,周瑜看向孙策,对其建议道:
“伯符,此战我们就不掺和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