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帐内,郑铮与刘晔相对而坐。
此时,郑铮心中泛起嘀咕来:
之前,那传话的军士说,刘晔说他能够帮我解决眼下的问题,也不知他有何办法。
有道是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有时候听听别人的意见,会让思路更加清晰。
一念至此,郑铮语气诚恳的说道:
“子扬,你有所不知,最近我被军粮之事弄的焦头烂额。”
“眼下,我军刚刚经历一场大战。”
“一万两千多的士兵,打到现在已经只剩下八千多人。”
“好不容易打得曹军无法追击,却被粮草不足所困扰。”
“白白浪费了撤军的大好时机。”
“子扬你要是真有办法,帮我解决缺粮的问题。”
“可谓是大功一件,等回到长安,我亲自去主公那里,为你请功。”
“还望子扬,不吝赐教。”
刘晔听闻,心中颇为感动。
初次见面,便向自己诚恳的请教这般重要的问题。
这是对自己信任的很啊。
他刘晔怎能辜负这份信任呢?
于是,刘晔对着郑铮拱手回应道:
“尚书令,此事不难。”
“之前,在袁术发起叛乱的不久之后。”
“袁术为了攻打汝南治所平舆,曾命令其任命的庐江太守刘勋,筹集五万大军的粮草,囤积于安丰和阳泉两座城池内。”
“然而,还不等袁术攻打平舆,朝廷便下诏命,令各路诸侯平叛。”
“那时曹操相应,将大军集结在汝南境内。”
“袁术深知自己不是曹操的敌手,便放弃了进攻平舆的计划。”
“但是存放在安丰和阳泉两地的粮草,却一直都没有运走。”
听到这里,郑铮的心中无比激动:
安丰城中竟然有粮,而他们距离安丰也不过几里罢了。
只要将安丰打下,短时间里,他郑铮或许就不用为了粮草之事发愁了。
一念至此,郑铮赶忙确认道:
“子扬,此话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