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新蔡境内,曹操的主力大军已经从六安行进至此处安营扎寨。
此刻,中军帐内,曹军各路人马对郑铮围追堵截的消息已经传了回来。
然而,让曹操没想到的是,曹军已经围追堵截了半个月,愣是没围住汉军。
每一次汉军都要进入曹军设置好的伏击区域,但每一次郑铮都会在伏击区域外围停下来,然后改道而行。
这让生性多疑的曹操,开始怀疑起他的军中高层里藏有汉军的细作。
于是,曹操用审视的目光看向中军帐中的众人,同时心中想到:
郑铮怎么可能那么巧,每一次都精准的躲过我军的伏击。
定是有人将我军布置传递给了郑铮,这才让郑铮每一次化险为夷。
我军在汝南的设伏地点,是很久之前都做好的,当时只有少数几人知道。
眼下,这些人里除了荀彧之外,其他人都在帐中。
也就是说,目前看来最有机会的,便是留守许昌的荀彧了。
只是荀彧这人,虽然一心向汉,但却并非两面三刀之人。
毕竟是出自颍川荀氏这样的大家族,礼义廉耻这些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他……应该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既然如此,那出卖消息的人,大概率就在这中军帐中。
想到这里,曹操先看了看左手边的郭嘉、荀攸、程昱诩等人。
随后又看了看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
曹操皱起眉头,心中又想到:
谋士这边,奉孝等人为了围困郑铮,一个两个的都是熬心熬神的,恨不得脑中所学全都用上。
他们里面若要有郑铮的细作,那他这么努力设计图什么呢?
至于武将这边,都是自己家人。
他们之中要是有郑铮的细作,那我可以直接投降了。
想到这里,曹操的心中不由的翻起嘀咕来:
在坐的人里没有嫌疑,不代表他们手下的人没有嫌疑。
他们手下的人,完全可以用手段在他们这些人口中套出情报。
尤其是夏侯惇这几个武将,只要把他们灌醉了,他们说不准能把事情交代个底朝天。
既然如此,那就要在全军之中清查一番。
若是不将这细作找出来,我是寝食难安。
一念至此,曹操开口冷声道:
“郑铮几次三番能逃出我们设下的伏击,定然是提前知道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