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不过女娲说范雎提出建议要儒学大师荀子入秦。
荀子入秦后对昭王说了这样一段话:“秦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既有关隘要塞的险峻,又有山林川谷的富饶。这里的老百姓都很朴实,不尚浮华。”
昭王说:“先生过誉”
荀子说:“他们对官府都很害怕,服服帖帖地听从官吏的摆布,遵守法令。而衙门里的官吏,则奉公守法,认真为朝廷办事,不偷懒,不营私舞弊。”
昭王说:“老百姓都是良民”
荀子继续说:“贵国的士大夫也都守法奉公,出家门进官府,出官府就回家。不结党营私,识大体,顾大局。”
昭王说:“对官吏就是要严”
荀子继续说:“再看朝廷,处理政务简捷明快,不为烦琐细务纠纷扯皮,真像古代恬然无知的样子。”
昭王说:“你再夸他们,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末了,荀子感慨地说:“怪不得秦国自孝公、惠文王、武王以至昭公,不断取得胜利。这不是侥幸,是必然的结果啊!”
这些话,当然也包括了对范雎治国有方的一种肯定。
吕不韦
儒家几乎不入秦国,在秦国的主流思想自商鞅而后大多为兵家和法家,因此包括东方六国之儒家往往不喜欢到秦国,认为秦国没有儒家生存的空间,秦昭襄王也曾经说过儒家无益于国。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荀子入秦并为秦国说好话呢?
莫非荀子明为儒家,其实是鬼谷弟子?
墨子、阿青愿表示意去监视荀子。
待墨子、阿青走后,女娲说回来时遇到一个奇人。
女娲在秦宫门口碰到一个商人陪着一个穿楚国服装的年轻人。
神农说很正常啊。也许是楚国的使节。
女娲说听下人都喊他赢异人。秦国王室以赢为姓,想来应是秦国公子。
秦国公子穿着楚国服装,确实奇怪,所以女娲详细打听。
原来公子异人原来在赵国做人质。这次秦赵之战,异人在商人吕不韦的帮助下跑了回来。
这次穿楚服是想见本是楚国人的华阳夫人。
女娲详细打听吕不韦的情况。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吕不韦到HD去做生意,见到异人后大喜,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
秦国悼太子死在魏国,运回国葬在芷阳。
秦昭王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被立为太子。
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为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
奇货可居
吕不韦于是归家与父亲说:“耕田可获利几倍呢?”
父亲说:“风调雨顺的话看获利十倍。”
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呢?”
父亲说:“不遭遇抢劫的话获利百倍。”
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
父亲说:“如果成功的话获利无数。”
吕不韦说:“如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他父亲说:“失败的话,全家被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