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胡晨阳也是个爱读书的,尤其爱读史,常常与老人探讨一些历史问题,满腹经纶却又谦虚好学,这在当今年轻人中是很难得的,怎能不讨老人喜欢?
所谓“借阅”,也是不外借的,只是允许他在家里阅读。
胡晨阳有一个本事:读书快,一目十行,也不做笔记,许多只看过一回的书,都记在脑子里了,这点让外公很是佩服。
外公道:“这是本事,这是真本事,这人比我强!”
吴依然就笑,心道比你强的人,满世界都是哩。
在外公眼里,学问比他强的人却是没几个的。
在外公看来,人生在世,不比学问比什么?
外公一肚子学问,尤其喜好杂史野史,这在学术界是不讨喜的,如同旁门左道,厉害是厉害,地位却不高。外公写了一本书《华夏野史拾遗录》,因为出版社要求包销3000册,一算要自掏腰包十万,这笔钱外公不是拿不出,是他觉得,花钱出书就没意思了,从此断了出书的念想。
认识胡晨阳以后,外公就常常会看着吴依然,道:“可惜啊可惜!”
“可惜”什么,却不明说。
吴依然不用问就明白:“可惜什么?无非就是此人不能成为你的外孙女婿呗。”
喜欢外公,是因为血脉亲情,却并不意味着她也要嫁一个能和外公搞到一起的怪人。
吴依然的母亲宋志敏也是不止一次听了外公念叨他的“可惜论”的,早已打听过了,那胡晨阳是有女朋友的,是县人大主任陈长贵的女儿哩。
吴依然心道:“他那样的人,找个官宦家的,很正常啊。”
后来,就听说县委书记高明亮出事了,那胡晨阳没了后台,在许多人眼里已然成了“丧家之犬”。
后来又听说,女朋友都跟他吹了。
外公知道了,居然很高兴:“吹得好,吹得好!”
宋志敏笑道:“爸,那有你这样的?这叫幸灾乐祸。”
外公就嘿嘿地笑,道:“那陈长贵一生都在整人、算计人,他的女儿会好到那里?怎么配得上胡晨阳?”
母亲就问:“那你说怎么样的才配得上胡晨阳?”
外公就笑:“当然是我们家依然啦。”
现在,全县都在加快老君山景区开发,也都知道这个思路最早是胡晨阳提出来的。谈及此事,外公很是得意:“哈哈,胡晨阳跟我讨论过这事,我是他的第一个支持者。”
吴依然不服:“那天我也在场,我也算。”
“你不算!”外公道:“那天你尽在旁边泼冷水。”
胡晨阳从一个倒霉蛋,重新赢得人们的赞誉和尊重,这不仅让外公更加高看他,也让吴依然改变了对胡晨阳的偏见,觉得外公如此看重此人,总有一些道理的。
就打着外公的旗号,去跟胡晨阳接触了,没想到,这家伙还在她面前玩深沉、摆架子哩。好象因为他是外公的朋友,就有资格教训她哩。
一路走,一路想,不知不觉,吴依然已走进了县委宿舍。
吴依然一惊:“我怎么走这来了?要去找胡晨阳?”
就给自己打气:“我就找他了,他敢轰我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