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清穿红楼四爷九龙夺嫡的 > 第109章 罪名(第2页)

第109章 罪名(第2页)

里面的东西让黛玉有点意外,也有点不解,当初在扬州被宁楚拿走的簪子,此时好好的放在里面,而让黛玉不解的是,匣子里的簪子是一对的,两只簪子一模一样,流光莹润,乍眼看过去,已经分不出那只是自己曾经带过的。

簪子一侧,是几瓣已经干枯的琼花,苍白的花瓣隐隐还透着几丝当初的风韵,细细嗅来,隐隐还有淡淡的暗香。

看着流光溢彩的玉簪和干枯憔悴的琼花相互辉映,黛玉即使再聪明,也猜不出宁楚这是何意,偏巧这时,一个丫鬟抱着一副卷轴走进来:“姑娘,这是管家让给姑娘的,说是楚王府送来的。”

“放在这儿吧。”黛玉平静的连看也没有去看,只是吩咐紫鹃道:“将匣子和刚刚送来的卷轴一起收拾起来,就放在最上面的柜子里吧。”

“姑娘。”紫鹃忍不住刚想说话,却听黛玉道:“做好你的本分。”

“姑娘,我已经去问过了,老爷还没回来呢。”雪雁从外面跑进来:“下雨了,好大的雨。”

站起来走到窗前,黛玉看着倾盆的大雨,自言自语的道:“爹爹怎么还没回来呢,这几天总觉得心神不定的,也不知为什么。”

“你这雪雁,好好的道不走,偏偏往这儿碰,你看弄散了姑娘的卷轴,这……啊,姑娘。”向来稳重的紫鹃也不由惊呼道:“姑娘快看,都是你的画像。”

雪雁也不甘落后:“这是在扬州时候,姑娘最喜欢穿这件月白色的衫子,还有这张,那不是我们去上香撞车时的样子吗,姑娘快看,这还有张……”

紫鹃和雪雁叽叽喳喳的喊着,让黛玉不由回过头,只见地上散落了十多张画纸,而纸上画的是同一个人,有含笑的自己、生气的自己、还有一张是上次在宫里帮了宁楚后,抬头望着他的那一瞬,目光流转,嘴角轻挑,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

紫鹃边收拾便道:“这画得真像,一看就是很熟悉姑娘的样子,姑娘你看,连你喜欢皱眉的样子都画了出来。”

“都放起来,别弄得到处乱糟糟的。”黛玉平静的吩咐道:“还有,这件事谁也不许乱说。”紫鹃和雪雁两人相视一望,目光中都是无奈:“是。”

黛玉这两天虽然看着和没事一样,但是伺候多年的紫鹃却知道,本就睡得少的黛玉,夜里辗转反侧,几乎都没睡,早上起来上妆的时候,苍白的脸色要打上粉才能掩饰。

紫鹃不用问也知道黛玉的心事,所以当紫鹃看到宁楚派人送来的卷轴,便猜到或许是个转机,于是和雪雁使了个眼色,故意碰撒卷轴,让黛玉看到,不想黛玉只是看了一眼,便吩咐放起来,让紫鹃和雪雁面面相视,却又无可奈何。

而此时,户部正厅里,宁楚坐在主座上,修长的手指把玩着手中的杯子,而绝美的脸上却是一片凝重的神色。

“林大人,既然户部银粮已经足矣,本王以为,这件事可以暂时缓一缓,穷寇莫追,毕竟如今京城官官自危,本王案上的折子堆得一尺多高,何况还有一件事本王也不想隐瞒大人,有人已经威胁到了本王头上,本王倒不必理会,但大人这里却……王妃只有大人一个亲人,本王不想让她担心。”

林海目光如炬:“王爷的好意下官心领,但此事若就这样草草了事,下官认为,实不明智,肃官场,清贪官,这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事,当初王爷知道,下官也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做了就要义无反顾的做下去,否则还不如不做,为君为官,无论做什么,当有始有终,如果言而无决,不但是前功尽弃,而且还会为人诟病,这样让皇上的颜面何在,王爷的颜面何在,就连本官也觉得无颜面对。”

宁楚没有做声,深邃的眸子静静的看着林海,随后道:“那依大人之意……”林海没有犹豫:“一查到底。”

那份雷厉,那份决绝,让宁楚手中的杯子不由一颤。如果说今世的宁楚还对胤禛有一些怨恨,但在此时,所有的恩怨一笑而散。

林海话音刚落,外面哗的一声,大雨如注,两人都没有再做声,目光却不约而同的都望向外面。

过了一会儿,宁楚站起身:“好,林大人只管去做,出了什么事,本王给你担着,不过有一件事大人要记住,狗急会跳墙,当心些,还有,有关雷嬷嬷的事,本王当初……”

“王爷,这些只是小事,王爷还是留待以后再说。”虽然林海没有说透,宁楚也明白话中的含义,其实是要他成亲后自己和黛玉解释。

“好,那就以后再说,本王还要进宫一趟。”说完,宁楚转身向外走去,临到门口又转过头看着林海:“大人像极了本王的一个故人,不管大人想不想说,本王只说一句,有些事是注定的,有些血脉是无法避免的,无关前世今生。”

外面,侍从早已撑好了伞,看着宁楚走进雨中的身影,林海站在那里,静默无声,锐利的眼里闪过一道难以言明的神色。

如注的雨滴冲刷着翠绿的叶片,让一切都显得生动起来,昭阳长公主的手中捻着信,目光不觉也投向这倾盆的大雨。

余嬷嬷走进来:“长公主,出城的事都安排好了,长公主吩咐准备的东西也都好了。”昭阳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余嬷嬷伺候昭阳三十多年了,自然了解一切:“长公主是不是又在为茜香那边的事焦心。”回过头,昭阳叹了口气:“是啊,这封信上说的更让我担心了,一晃我们离开茜香已经二十年了,说实话,有生之年能再回去一趟,也算是功德圆满。”

“长公主打算回茜香?”余嬷嬷惊讶的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将信放在一边,昭阳点点头:“我想这是最正确的,当年我留下的那一班人,二十多年来,都已是耄耄之年,他们即使有心,恐怕也无力了,所以才会有如今的事,昨天皇兄还和我说,西南边境,前些日子又出事了,虽然不大,但却总让人忧心,为了以后能一劳永逸,这趟茜香之行,我恐怕是不得不走了。”

“长公主,茜香千里遥遥,这一去恐怕有得一年半载,满朝里文武百官那么多,难道就没有人能去,茜香二十年来平安无事,全是长公主当年以自己柔弱的手打下的,奴婢说句不敬的话,长公主已经对得起这满朝的人。”

“阿狸,我虽然是女子,但是这天下稳定,百姓安乐,我也有一份责任,不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吗,更何况我还是长公主,茜香地处蛮夷,风俗与内地大相径庭,若是不熟悉的人过去,不但于事无补,说不定还会更糟糕,我毕竟在那里呆过,虽然二十多年过来,但相信应该还能留下些威望,所以这趟茜香之行,我是责无旁贷。”

“可……”余嬷嬷愤愤不平的道:“长公主只是一个女子,若是……若是茜香如今天翻地覆的话,那长公主去岂不……”

“阿狸,有些事你明知有危险,但你不得不做,其实说句实话,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想起这件事若是处置不但的话,两国再起纷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阿狸,两边百姓都曾是我的子民,即使我身在这昭阳宫没事,也会坐卧不安,夜不能寐。”

余嬷嬷叹了口气:“奴婢知道长公主的心思,奴婢只是担心。”爽朗的一笑,昭阳道:“若能以我一己之累,换得两国百姓安乐,也不枉是功德一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