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他们这次肯出动近万精兵的原因,因为在战后,将会按照出兵数目和战功,把他们分在费尔干纳盆地,而他们在于阗的封地,就会逐步收回。
最后还有一小部分,大约十万亩的土地,会分给张昭手下的士兵。
虽然他组建奉天军的目的是要跟他东归,但战阵之上,难免有所损伤。
战死的好说,张昭都已经严格登记,抚恤和其他的都会送到他制定的继承人身上。
但受伤的呢?这些人要是肯东归,他肯定愿意带着。
但是东归之后,张昭还会面临更强大的敌人,估计一下也不会拥有太多的资源倾斜给他们。
但是留在费尔干纳盆地就不一样了,比如你腿受伤了不利于行走,那张昭可以直接按功劳给你封个几百千把亩地,再从周围的本地人中找个娘子。
最后再把从天竺掳来的奴隶分十来个,这样的大老爷生活,绝对比跟着东归安逸。
而且这也不是张昭自己拍脑袋想的,而是已经有受伤的士兵向他提过这个要求了。
人家跟着你卖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衣食无忧乃至荣华富贵嘛!
所以,费尔干纳最后的政治格局也差不多定了下来。
由于远离于阗本土,只能将于阗内部的阿摩支还有功勋之臣分封到这个地方,张昭也会放弃破虏州的封地,将封地转到这里。
以后的于阗政治,将会出现天子与二王并存的格局,大圣天子作为于阗的君主,居于疏勒统治各方。
于阗王储在成年后,会得到一个正式的王储殿下封号,而他将以这个封号去到费尔干纳盆地,掌管天子几十万亩私人王庄的同时,处理费尔干纳的一切政务。
而第二个王,就是张昭这个副王会得到保留,张昭东归之后,就会传给他指定的儿子。
但这个儿子及其子孙,是要定居于费尔干纳盆地的,将作为除了金国天子以外,费尔干纳地区最大的封臣,协助王储治理此地。
也就是说,鉴于太远无法管理,于阗也不得不实行双头鹰的管理模式了。
整个费尔干纳盆地,将完全变成真正的封建模式,暂定为亲王(王储)-副王-侯-伯-阿摩支-伯克-知事七个等级。
王储享有超过八十万亩耕地以及与之相对应山林草地的封地,副王能得到四十万亩。
侯最高八万亩,伯最高三万亩,阿摩支最高一万亩,伯克最高五千亩,知事最高三千亩,最低两千亩。
但这只是封地大小,并不互相统属,他们都直接听命于王储。
其中阿摩支及以上的封臣,还可以在自己的土地内,封出属于自己的家臣。
除了每年需要向大圣天子缴纳一定的贡赋,也要听从王国的征召,按照封地大小,出动军队跟随大圣天子作战。
除了这些封爵,还会封出一大批直属于大圣天子的一千多到几百亩的地主,用这些人构成了整个费尔干纳盆地的政治基础。
王储未成年之前,费尔干纳交给副王治理,王储成年后,副王将治理权交还王储。
王储回到属于继承于阗天子之位后,下一任王储年幼,治权又会让副王代理。
这是一个极度类似日本幕府时期,特别是德川幕府时期的政治体制,问题毛病和隐患也很多。
但没办法,疏勒和渴塞城隔得太远了,有接近两千里,途中还有雪山阻隔,根本建立不起有效的统治。
王储和副王交替治理的模式也很有问题,万一副王一下狠心,如同玉素普这样来个割地自立,也不是不可能。
但总体来说,可能性不是太大,因为整个费尔干纳盆地,是处于张昭所创立的天竺到长安小循环之中的。
位于疏勒的于阗天子,捏着至关重要的商路,副王敢反叛,立刻就可以掐断,让行商们走碎叶去天竺。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这副王要让下面密密麻麻的一大票封建主都跟着他反叛,那得拿出多少利益?
真能随便拿出这么多利益,哪有何必反叛?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张昭最终的目的是回到中原,再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只要中原大一统了,费尔干纳乃至碎叶,由谁统治,利益如何分配,还不是中原朝廷一句话的事。
到时候,于阗王族是张昭的女婿一系,费尔干纳副王和碎叶留后是儿子,有什么好争的?
大家合起来去波斯,去乌克兰大平原,去天竺捞好处不好吗?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