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不是自己堕落,旧社会就这点不好,娱乐就那么几样。而且这不也是照顾别人生意么。
胡福应声先行一步去了,胡卢在后面乘着轿子慢慢前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既然要外放做知县了,就要考虑怎么升官回京的问题了。
这事其实挺难。
每年那么多外地知县,就算升官,往往也是在各地迁转,想回到朝廷中枢,不是一般的难。想要回京,朝内没人是不行的,单靠座师这点关系绝对不够。
不过胡卢倒不太担心这事,谁让他是挂逼呢。
虽然没仔细研究过大明的历史,但拜小说电视剧所赐,一些名人还是很熟悉的,不愁抱错腿。
比如说,现在还没发迹的刘瑾刘公公。
虽然还有其他的名人,比如王阳明什么的。但这些人要么不好巴结,要么对胡卢升官起不到太多的助力。
刘公公好啊,行事肆无忌惮。只要银子给够,侍郎尚书也不是不能想啊。
至于会不会在刘瑾倒台后被清算,胡卢倒不担心。法不责众,倒向立皇帝的文官可不是一个两个,最终也就处理了几个怨气最大的。好歹自家也是文官,只要到时候别得罪文官集团太狠,啥事没有。
原本打算用来打点跑官的银子,就都转给刘公公好了,不知道会不会吓到现在的刘公公。
第一印象很重要,一定要让刘公公记住自己。
以后年节要不要多来往?胡卢仔细考虑了一下,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万一刘公公要跟自己结拜怎么办?好像电视剧里他干过这事。拒绝就结仇了,不拒绝就没法逃离事后清算了。
做事情适可而止即可,要不偏不倚,不能不足,也不能过线,要中庸,中庸好。
胡卢这边正盘算着呢,冷不防胡福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老爷,那俪娘的花船已经离京了,据说去江南了。您看,要不要换一家花船。”
胡卢正琢磨该给刘瑾送多少礼物才合适呢,那点绮念早就消了。闻言只好暗探一声两人无缘。
“不用了,直接回客栈。”
“好的,老爷。”胡福赶紧带着轿夫改路奔客栈而去。
第二天一早,胡卢就让胡福去详细打探了刘瑾的住所何在。
虽然刘瑾跟在太子身边伺候,但其实在府外是有自己的住所的。也幸亏如此,否则胡卢还真不知道该把礼物送到哪里,总不能送到詹事府去,那是找死。
结果不出胡卢所料,刘瑾受宠若惊,甚至还有点害怕,礼物太厚,不敢接。
一直到胡卢把话挑明了,不用刘瑾现在做任何事情,只需等太子登基后,记得曾有胡卢这么个人就行,刘瑾才算放心把礼物收下。
接下来的事情就乏善可陈了。
每日与同年们吃吃酒、寻寻欢,一直到殿试,毫无意外的成为了同进士。
相比起其他准备馆选和观政的同年们,胡卢就自在多了,安心等着外放的旨意下来。
在此期间,老家的父亲也托商会的人把家书送来了,一同来的还有一个小厮胡贵和三千两的银票。
胡卢一直等到花儿都快谢了,终于等到了外放的圣旨,外放到子虚州乌有县做县令。
还不错,是个中县。那这个师爷就不能推脱了。
原本胡卢还打算额外再请一个师爷的,但和谭师爷聊了一下,发现这个师爷挺合格的,完全不像是个渎职者,好奇问了一下,谭师爷只是叹息道一言难尽,却不肯明言,胡卢也不好交浅言深,但却打消了原有的念头。
()
。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