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明朝第一国师是什么文 > 第185章 李代桃僵(第1页)

第185章 李代桃僵(第1页)

面对都察院两大重量级人物的攻讦,汪鈜也是不甘示弱,何况,他也不是孤身一人,帮他摇旗呐喊的大有人在。

汪鈜看都不看王廷相手中的试卷,而是从已经评定好的一叠卷子中,拿起了最上面的那篇文章,“此卷被取为会元,经过了各位大人的一致同意,各位还记得理由吗?”

这个问题与当前的话题似乎有些不相干,不过仔细想想,汪鈜的意图却也不难猜。张景华暗叫一声不妙,就待措词反驳,想着至少要带过此节,只可惜,反驳比附和复杂一些,饶是他念头转得极快,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精选出来,准备呈于御前的十二篇文章,都是字字珠玑的上佳之作,无论从文笔功底,还是立意思想上,都无可挑剔。俗言道:文无第一,若非科举中必须得分个上下先后,又怎能强分?然则规矩就是规矩,吾等考官为国取材,也只能强自为之了。”

说话之人是兵部侍郎钱如京,科举跟兵部没什么瓜葛,不过此人还兼了个左副都御使的头衔,又是汪鈜的死党,所以也被列在了考官名单之中。

“会元卷何以脱颖而出?‘夫周道善而备’,开篇明义,与题意恰合,故而取之;次卷说仁及礼,也属上乘,但扣题不如会元卷,故而次之;再而三,三而四,皆是以此标准评判,汪部堂以此标准拾遗,又有何不妥?以本官看来。张御史你一力反对,才是真有情弊吧?”

会试的卷子,皇帝也是会看的,不过他不会把三百篇文章都看一遍,只会看考官们精选出来的十篇左右。普通被取中的文章,可能只经过三个考官的评审,但上呈天子的这十二篇。无一不是经过所有人讨论的,文章的质量当然都是很过硬的。

文章难分轩轾,评判标准就很重要了。一般来讲。八股文最重要的就是切题,众考官的心思又没怎么放在这上面,于是就用了这个比较通俗的标准。

谁想到此时却被钱如京拿出来说事儿。一时间,张景华也是无从辩驳。没办法,那标准可是组织决定,个人哪能轻易推翻,一个不好,没准儿就惹到人了。他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王廷相,后者也是彷徨无计,干脆拿眼去看夏言,想从对方那里得到点启发。

夏言不肯接招,直接转向黄锦问道:“黄公公。你从宫中来,是不是皇上有旨意?”

今天这事儿,以清流自诩的御史言官可以闹,只要不触及雷区,闹大点也没事。反正清流本就是要跟皇帝对着干的,嘉靖当了十多年皇帝,这点小事还是可以容忍的。但他夏某人却不能跟着闹,他只能做幕后推手。

不然的话,得罪了刘同寿事小,得罪了皇帝。甚至被划归为清流一党,那才是真正糟糕呢。老夏虽然很重视名声,积极拉拢朝中的清流,可他本身却不是清流。

所谓清流,就是养望扬名的跳板,到了夏言这样的地位,中庸才是王道,不能表现得那么偏激,否则就是无法团结大多数同僚,失了为相的气度,本来触手可及的阁臣位置,也许就要打水漂了,他怎肯因小失大?

黄锦有些摸不透夏言的意图,只能将嘉靖的原话复述了一遍:“皇上有口谕:请诸位大人搁置争议……”

“既然如此,不如这样好了,干脆将这篇文章也稍上,请皇上圣裁吧,未知诸位意下如何?”夏言来了招顺水推舟,看起来像是放弃了的意思。

张景华一听就急了,正待出言反对时,却被人给拉住了,他回头一看,正见王廷相冲他使眼色呢。顺着后者的视线看过去,张景华惊讶的发现,汪鈜,钱如京,乃至张孚敬竟是齐齐的皱起了眉头,倒像是这个提议对他们很不利似的。

仔细想想,他方才恍然。

很显然,皇帝若是铁了心要取刘同寿做进士,那是谁也拦不住的,不过,嘉靖打算借着这事儿捞点名声,于是就有了弱点。围绕着这篇文章,考官们已经争论了一整天,嘉靖若是力排众议,直接取中,清流们便可以顺势将争论宣扬出去,皇帝就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现在,压力转到了张孚敬身上。

若是按照夏言的提议行事,压力就会转嫁到嘉靖那边,风险变高了不说,还容易惹得皇帝不高兴,做臣子的,怎么能把压力推诿给天子呢?若是反对的话,又显得心虚,还有抗旨忤上的嫌疑,清流这边只需寸步不让,就可以坚持到对方自行瓦解了。

不愧是入阁呼声最高的夏部堂,于纷乱的局势中把握到了关键,然后轻描淡写的反击,便将对手逼得进退维谷,实在是高明啊!

张孚敬冷着说道:“夏尚书既然如此说法,老夫也不能独断专行,不如让在场的各位表决吧,支持将考卷上呈天子的,请站到夏尚书下首。”

老张在政争中败给夏言,实乃非战之罪,他坐在首辅那个位置上,就注定了他要顾全大局,因此只能防御,无法反击。就算他斗倒了夏言,同样无法挽救他的政治生命,所以,张、夏之争中,他才落在下风,并不是他能力有问题。

夏言的攻击很有力道,张孚敬的反击同样犀利。你夏言不是不想在皇上心中留下结党的印象,尤其是不跟清流结党么?我偏偏就要造成你结党的事实。

考官的构成,跟朝局差不多,张党和夏党,各占半壁江山,其余大多是中间派,而在中间派当中,清流又占了大多数。翰林院和都察院本来就是盛产清流的地方,权责又重。尤其是在科举当中。

夏党加上清流,轻而易举的占到了多数席位,但夏言的脸色却比刚才差多了。站过来的都是清流,而他最想拉拢的那些中间派,却都原地不动,张璧和蔡昂都是如此,没有比这更让他郁闷的了。

清流只能利用。而不能收为党羽,一则皇帝不喜欢,二来收这些人做党羽的成本也很高。清流的官职普遍较低。提拔他们要花费很大的代价,相反,驱使他们对付敌人就简单得多了。

张璧、蔡昂这些人才是最值得拉拢的。若不是已经有了足够的声望,并且简在帝心,又怎么会被提拔为会试考官?没有刘同寿的话,这二人就是主考官,怎同寻常?

现在完了。

从考题中就可以看出来,张璧有放水的意思,不过,他碍于名声,也不敢做得太明目张胆,当清流和张党起冲突时。他们顶多就是不偏不倚。而现在,张孚敬连消带打,在夏党和张党之间划出了一条界限,直接就把张、蔡这样的骑墙派给拉过去了。

看起来,夏党依然保持着强势。可夏言却是有苦说不出,懊丧不已。

比夏言更郁闷的,是黄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