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宋朝好丈夫男主 > 第九章 恩爱离间大修(第3页)

第九章 恩爱离间大修(第3页)

“去吧,我听说这位楼大人府中侍候的都是蕃商送给他的各国夷女,你去西坊打点一二,让他们牵线在坊外找三四个美貌的扶桑女子租下来半年,你和她们的父母说,如果她们能用心讨好那位大人,我能保证她们以后都衣食无忧。”

王世强脸色发沉,季江听得她居然说起以前从不理会的西坊皮肉生意,知道她是一定要和楼云交结,无论如何要让他满意。

如果他能办好这件事,说不得以前他的那笔旧帐在她心里也就翻过去了。

“是,大娘子。”

他把事记在了心里,又微一犹豫,“世亮公子在坊外,是请他进季氏货栈里坐着,还是请他亲自来拜见大娘子?”

“让他直接去王氏货栈歇息就行了,我有空会去见他的。”

他一听,就知道这位十七公子和胡、刘、陈家这类可以进季氏货栈,谢国运、王世强、黄七郎这类她亲自在小院里接待的海商要比,王世亮远远还没有入得她的眼。

也许,王世强虽然被她算计得产业尽失,马上就要被赶出唐坊,但王家这两位兄弟谁强谁弱,她心里还是一清二楚。

他低头拿着画卷,转身向院门走去,快到了门前,才隐约听到了王世强的声音,

“青娘,你应该知道我一直没有把这些产业交出来的原因。”

他并没有因为她仍然接纳王世亮进门而恼怒,也是在刚才几句话的空档里,他似乎已经抛去了少年地的旧情愧爱,恢复了今日上门来逼亲的全部盘算。

她冷眼看他,毕竟还是点了点头,道:

“你担心我女子胆怯,将来失言不参与大宋的战事,让你呈上去的北伐计划成空——你控制了唐坊这些要害处,到时候劝我的话也有几分分量。”

也许就是从这件事上,她始终在心底明白,他并不相信她,然而也或者是她的犹豫一直落在他的眼里

“青娘,你其实,一直不相信我呈到宰相府的北伐计划会成功?”

他站起直视于她,“当初我们的亲事,你一直劝我成婚后留在唐坊,你自己是半点也不想回大宋的。”

那时,她与他正是情浓之时,但为了婚后是她嫁回大宋,还是他留在唐坊也曾屡次大吵。

那时,他借着帮助唐坊建坊,联手把福建海商驱赶出了东海市场,为江浙海商立下大功,由此使得家中长辈们默许了他的婚事。

而他也一朝翻身,以庶子之身公然在嫡母面前提出分宅单过,一定要娶海外夷女季氏为正妻,让一直担忧他不会违抗父母之命的季青辰满心欣喜,然而她还是不肯嫁回明州,再三提出愿意把她名下所有唐坊产业都放到他的私人名下,让他留在唐坊,每年押船时回四明王家一次拜见长辈也就足够了。

他知道,分宅单过后,她虽然不用和他一起在老宅里受气,但因为缺了王氏女族亲的引导,她在完全陌生的明州,和王氏女眷交往中却也会步步为艰。

他的生母一族出身低下,无法为她提供依靠。

她自己又是夷女出身,在大宋举目无亲,但他也深劝过她,凭着她在江浙海商里的人脉,开始时虽然有些困难,但只要她的两个弟弟还在唐坊,海商里的家眷们都会与她殷勤往来。

她花费一两年的时间用心交结,就能溶入明州海商世家的圈子里。

至于她在家中为他养育子女,管教家人、打理宅院、经管生意,当然是不在话下,足以让他后顾无忧,他在族中也会笼络一些叔伯兄弟,分宅单过也是为了自立一支,她迟早会交上一些王氏女族亲,时间久了便好了。

说到将来他入仕为官后,她免不了还要与官家眷属有所来往,身为夷女难免被轻视讥笑,但赵官家有下到市舶司的恩旨,不论宋商或是番商,能在市舶司经办下三千贯以上商税海外生意的商人,就能得到九品承事郎的官位虚衔。

她在唐坊结交的宋商纲首,哪一家没有官位?

更不要提她身为唐坊之主,这些年也曾在港口迎接过高丽国、冲绳国派到扶桑来的国使,为了做生意方便,她每次都殷勤请他们下临唐坊,摆宴招待,也被他们召入鸿胪馆中,按宋礼参加国宴,询问东海上的贸易往来。

她绝不至于真的见闻寡薄,会被上国官眷嘲笑,而他会请个女塾师来,让她把以往他教过她的诗书宋礼,多多学习就好了。

更何况,除了宗室皇亲,女子成婚之后毕竟是妻凭夫贵,等他一步一步向上了,她也就能过得如意了。

吵得最大的那一次,他也只是恨她杞人忧天,不知世事,居然说她不愿意嫁回大宋定居的原因,是西北也许有个叫蒙古的部落,野心不小,而现在大宋武备松驰,说不定过上几年,临安城的赵官家也许还会有靖康之变那样的灭国之祸……

也就是那一次,他因为听到她这些胡言乱语,在这小院里甩门离去之后,忍不住生起了“毕竟是不合适”的念头。

但他那时,何尝舍得和她分手?

而她过了三天后,也悄悄寻到了他的货栈,不见他的人影后又上了他的货船寻他。

她隔着舱门,向他软语相求,虽然能听出她语气里的百般犹豫,她到底还是在他赌气不愿意为她打开的舱房门外,答应嫁回大宋,随他在明州城定居。

所以,他也愿意相信她胡扯那些借口,全是因为害怕离开了两个弟弟,在大宋无亲可依罢了。

而这些,是不是他最终狠心放弃了与她的婚事的原因之一,他也不想再去深思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