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阅卷平淡无奇,重点看经义,后面两门差不多就行了。
唯一的争议在于五经魁的人选。
所谓五经魁,就是五经每一科的第一名,不恰当比喻,四书是语数外的主课,五经是政史地生化物,每门课一个头名。
谢玄英学的《诗经》,同考官希望将《诗》的魁首给他。
主考官有点犹豫,因为谢玄英的题答得很心学,他驳斥《关雎》是后妃之德,引用孔子“思无邪”的说法,认为男女之情发自肺腑,吻合人伦,已经是“无邪”了,非说贤德,其实不真诚,不纯正。
这是非常典型的纯真派的理论,是李悟的标志性观点,在心学中也属于激进。
理学派的考官必定不赞同,认为“少年意气”,还是要取更稳重的。
其他同考官也同意,毕竟取了可能被说,不取肯定没错。
而另一位主考官——不争。
争个屁啊,当不当五经魁有什么影响吗?只要谢郎中贡士,殿试后,不是状元就是探花。
三月二十八,放榜。
差役敲锣打鼓去谢家通报消息,然而,谢玄英不在家。
他进宫了。
此时,离程丹若进宫,已经一月有余。
换言之,他已经很久没见到她了,积极上班,自然是想找机会见见她。
*
走马上任半月,程丹若成绩斐然。
首先,内安乐堂的六个病人,一个当天惨死,一个年老不能走,一个呕血的摸不准病因,还在吃药,其他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两个痊愈,一个好转。
没几日,拉肚子的确认只是肠胃炎,也好了。
死亡率下降得十分明显,加上宫女们总有熟识之人,一来二去的,不少宫婢都知道,新来的女史真的会看病。
偌大的皇宫,数万的宫婢,谁没有点小病小痛?
慢慢的,安乐堂不再门可罗雀,总有三三两两的宫女结伴而来,请求诊治。
有人伤风感冒,有人拉肚子,有人扭伤,有人月经不调。
程丹若来者不拒。
挂号费一钱。
老实说,比起现代而言算是很贵了,底层宫女的月银差不多三钱左右,稍微好一点的大概有五钱到一两。然而,宫女吃住皆由内库开支,多少都能攒下一些,还能掏得起。
至于药钱,她分文不收,让她们自己找人买。
因为不入安乐堂,账目无法走,钱直接落进了司药部的口袋。掌药还挺上路,但凡是程丹若开的药方,都会给她一成半的回扣。
这笔钱,和前面的“福利”一样,都被程丹若收下。她记下每一笔账目,将这部分银钱存为补贴,有人囊中羞涩便垫付,还不还都无所谓。
因为她懂事,又真的会医术,还有靠山,事业一日日有起色。
宫婢们虽然不肯留在安乐堂养病,但她们各有差事,有的和旁人同住,有的需要伺候主子,煎药麻烦,便请求借用安乐堂的灶火。
程丹若同意了,让两个太监负责熬药,赚点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