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双井怒吼道:“你这个昏君,还敢骗人!高山一定被你杀了!”
鲁王呵呵一笑道:“若高山还在,你们是否退兵解散?”
曹双井听黑土子和高山的谋士都说高山死了,自然不信,所以朗声说道:“好!若高山还活着,我们就退兵。”他巧妙地没答应解散。
鲁王来了个缓兵之计道:“那好!明天上午我会亲自带着高山与尔等见面。”
曹双井犹豫了一下,旁边的谋士忙说道:“先答应下来,咱们现在还不知道城内的其它情况,再说我们现在也攻不下并度城。等我们今晚联系上城内的内应,再做商量。”
曹双井点点头,然后朗声对鲁王说道:“好!那我们就相信你一次,若是明天没有带来高山丞相,别怪我们再也不相信你这个昏君了!”
鲁王郁闷地回到了王宫,召集了几个以往亲近的大臣在理政殿商量。
老丞相率先说道:“明天一定让高山劝说叛军解散。”
鲁王头疼地说道:“高山的性格和他父亲一样,都是很决绝的人。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你这个想法恐怕不能实现。”
高戈则建议道:“咱们先发动城中的百姓,一同抵御叛军。否则总被叛军威胁也不是事情呀!”
鲁王叹了口气道:“城中百姓可听咱们的?我看未必吧!对了,那个杜大夫今天表现如何?”
老丞相皱着眉头说道:“那家伙倒是伶牙俐齿,劝解了半天曹双井。不过曹双井是一根筋。根本听不进去什么威逼利诱。”
鲁王叹了口气道:“你们先商量一下,我是吃了药出来的,金御医嘱咐我顶多能支撑两个时辰,现在时间差不多了。我先回寝宫了。明天一早,你们再给我汇报商量的结果。”说完就起驾回寝宫了。
老丞相凝望着鲁王离去,有些意外地跟高戈说道:“两年多没见你父王,你父王变了许多呀!”
高戈忍不住问道:“有什么变化?我怎么不知道呢?”
老丞相淡然一笑道:“说句不好听的,你父王以前很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劝说。做事比较毛糙,常常好心办错事。现在稳重多了。”
高戈凝重地问道:“城墙上我听见您和我父王的交谈,难道祖制已经有问题了?”
老丞相沉吟半晌道:“是呀,老夫休息这两年才听说祖制的种种弊端。以前老夫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不过现在不变不行了。这个重任就靠你了。”
高戈急忙问计道:“您老人家认为该从何处入手改变呢?”
老丞相毫不犹豫地说道:“兵役!您可知道我们现在的兵役是如何吗?”
高戈有些脸红道:“还望老丞相不吝赐教,我对国事还不了解。”
老丞相叹了一口气道:“王上本就不必懂国事,可是现在我老了,朝臣中懂事的又太少,累得您还必须学习国事。”
高戈赶忙说道:“这正是我愿,我不想以后有人那样指着鼻子骂我昏君。”
老丞相娓娓道来:“以前我们欧瑞塔大陆上只有一个国家叫龙黄国,它是由传说中龙人开创的,后来为了方便统治,他便把各地分封给了他的子嗣和兄弟,就如同我们现在分封的城主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龙人最后隐退了,分封的各地诸侯因此开始了相互侵犯。”
高戈忍不住问道:“当时龙人分封了七个诸侯吗?”
老丞相摇头道:“不是,当时龙人的子嗣非常多,根据远近亲疏,他划分给子嗣的地盘有大有小。有的子嗣非常会治理,他治理下的人口增加就快,因此他们就有扩大地盘的欲望,否则地上产出的粮食就不够他们吃了。这样的话他就开始向周边扩张。如果周边的诸侯怠于政事,则会被吞并。据说原来有上百个诸侯,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吞并,最后就形成我们七个大国家了。在这长时间的混战中,能存活下来的诸侯都是当初龙人建国时的功臣。比如你们高家,就是龙人的大将军。函谷国的王曾是龙人的马夫。那阿泰国的王族是龙人的军师。”
高戈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我如果不好好治理国家,将来肯定也会被吞并。”
老丞相摇头道:“现在不是被人吞并的问题,是内部问题。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管理国家,咱们的一些城主就会慢慢坐大。最后虎鲁国就会分裂。还有一种情形就象那阿泰国那样,形成强势家族,田氏家族比那阿泰国王还有名,那样的话,王族不仅仅是祸起萧墙了,而是被替代了。”
高戈忍不住打了哆嗦,忙问道:“咱们虎鲁国是否也有这样的家族?”
老丞相摇头道:“咱们虽然还没有这样强力的城主,但是通过这次事情后,估计会出现两三个强力的城主。因为我们现在要依靠城主的城防军来平息天门营的反叛,这样的话,这些城主就会借此机会坐大。”
高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多谢老丞相的指点,我会注意的。那您说的兵役制度该如何变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