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关于左都御史的荐举,徐缙是很有信心的。
毕竟他所推荐的程文德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已有两票,即自己与枢密副使江东。
“只要英国公张溶支持程文德,程文德就能得到三票,以绝对优势压过夏言,到时候陛下也不好再偏袒夏言!再说陛下也总不能让吏部尚书、新补阁臣、左都御史都是夏言的人,而英国公总不能还敢扫二皇子的面子,又投弃权票。”
徐缙越想越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不由得看了夏言一眼,越看越不觉得夏言能有什么优势再次阻断自己推举程文德做左都御史的计划。
夏言的确也不确定能不能确保自己所推举的工部尚书吴山能成为左都御史,但他也没那么强烈的欲望。
与徐缙等代表商人阶级利益的文官不同,夏言没有想过要限制皇权,为商人们争取利益,而他想到的只是依附皇权,确保国家继续稳定强盛下去。
所以,夏言内心真实的想法是尽量让帝国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但也有在平衡中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的意思。
议政会一开始,朱厚照便先发了言:“都察院权责甚重,监察文武,乃朝廷法制之根本,保障社会公正之基石,故作为都察院总宪者,当刚正不阿,不偏不倚,不瞒不诬,然前几任左都御史很让朕失望,尤其是这最近的倪嵩,竟阻塞言路,匿藏民情而不报!着实令朕失望!”
“所以,众卿推举左都御史之人选,务必严谨,推举之人需做到克己奉公,若再使上下不通者,朕必问其推举之责!”
朱厚照说完就看了英国公张溶一眼,说道:“左都御史之职,不必拘泥于文武,不藏私不偏倚者,皆可推举!”
朱厚照说完后,便让四位议政大臣开始推举。
夏言自然是推举了工部尚书吴山:“陛下,吴公以刚直著称,且为官清正,主持各项工程从未有半点贪墨之举,适宜左都御史之职。”
“陛下,元辅所举之吴公虽说刚直清正,但也为人过于刻板,臣认为若让吴公做左都御史,无疑给陛下给百官都戴上镣铐,会让整个大明变得僵化古板”,徐缙直接怼回了夏言的提议。
旋即,这徐缙又说道:“臣荐举学部尚书程公,程公为官清正,素来有胸怀气度,由程公掌院事,无疑可令朝堂更加政通人和。”
“陛下,臣以为,程文德不适合总宪之职,程文德善谀词,好媚上欺下,更会和稀泥,臣担心若让程文德掌都察院,也会同倪嵩一样,使都察院无事,但天下却因此大事迭起!”
夏言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程文德的缺点。
朱厚照见夏言与徐缙又唇枪舌战起来,不由得扶了扶额头,忙道:“好了,让英国公与江爱卿发表一下意见吧。”
于是。
英国公张溶先走上前来,向朱厚照行了一礼。
徐缙见此微微一笑,很得意地看了夏言一眼,他现在只等着英国公张溶发言,发言表示支持程文德担任左都御史。
夏言也注意到了徐缙的神色,他也开始暗自怀疑起,徐缙会不会和英国公张溶达成了什么妥协,把英国公张溶拉了过去,不然,也不会这么有信心。
就在徐缙十分期待,夏言十分担忧时,英国公张溶开了口:“陛下,臣恳请先让江副使发言,臣还未考虑好。”
“准!”
朱厚照微微一笑,他看得出来,张溶这么说,则说明自己刚才的一番提示,让张溶有了改变内心最初想法的变化,而开始意动起来,考虑要不要荐举自己武臣担任左都御史。
徐缙见张溶说自己还没有想好,也有意外,但也没有失望,心想或许这英国公张溶也在夏言那里得了什么承诺,在犹豫是应该支持夏言提出的人选出任左都御史,还是应该支持自己提出的人也就是二皇子支持的人选出任左都御史。
夏言不由得看了徐缙一眼,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内心对徐缙的厌恶感。
因为,他看得出来,英国公之所以犹豫,肯定是因为徐缙一方给他施加了压力,不由得心道:“陛下三令五申,严禁议政大臣私底下勾结串联,这徐缙还真敢顶风作案!”
夏言敢这么说自然是有底气的,因为他的确没有与辅政大臣张溶与江东私底下有任何勾连,他用的是阳谋,他相信自己只要在明面上直接提出有利于自己和张溶、江东的方案,就能直接达成一致,自然也没必要私底下勾结串联。
江东倒也没想到英国公张溶会请求陛下让自己先发言,但他也没觉得有所谓,毕竟这次关于左都御史之职荐举,他已经有了主意,别说二皇子打了招呼,就是没打招呼,不看二皇子的面子,他也得推荐自己的亲家——程文德。
“陛下,臣荐举程公出任左都御史,程公署理学部期间,素来公正严明,师生莫不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