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一次,就不只是佛教了。
……………………
少年跟着雄伟的老师和长辈们,乘坐着大象,前往戒日国的都城。
曲女城。
据说,那里的国王励精图治,大有一统天下的气魄,所以这个少年极为希望能够见一见那个都城,他这一脉是古婆罗门教,现在还是这个称呼,之后被称为印度教,教派当中,大德林立,是前所未有的兴盛。
继往开来。
他的老师,是当代古婆罗门教的首领,门下弟子众多,散布在整个古印度区域的七十个国家,这个时代,说实话佛教已经开始没落了,那烂陀寺是最后的辉煌,而相应的,古婆罗门教正在鼎盛。
他们和玄奘的矛盾,主要来源就是后者几乎就是第二个乔达摩。
乔达摩打算掀翻种姓制度。
这个来自于大唐的僧人,则是提出了另外一个解释,但是他将种姓制度解释为了,依据个人的素质来划分的,这似乎没有什么,但是他所创立的佛法,却是循序渐进的,可以提升自己的领悟素质。
也就是说,玄奘直接抹去了‘种姓’和‘血脉’的关系。
先天资质越高的,就代表种姓越高。
而怎么样判定先天资质呢?
靠勤奋,靠修行,也就是说,靠后天努力。
反正不能靠吹祖宗。
而最狠的是最后一档次,叫做无种姓,也就是说哪怕你没有修行出什么结果,那也只是代表着,你没有修道的资质而已,其他无碍,将种姓直接和修行学习画了等号。
这几乎一禅杖把种姓制度砸断了脊梁骨。
用那八百斤禅杖砸在脑壳儿上告诉你。
众生平等。
人人成佛。
众生平等。
人人成佛。
亦或者用神州的风格来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蛊惑众生的外魔,必须要把这和尚驱逐!”
长辈们咬牙切齿地说着。
而少年却很疑惑。
整个五印地区,最强大的两位帝王都期望将这个僧人带走到自己的区域,难道说,这僧人说的真的是假的吗?是对人们没有裨益的事情吗?既然如此,那么两位英明神武的帝王都被这样的言语所蛊惑了吗?
车辆很快停止了脚步,不再往前。
还在侃侃而谈,如何击败那魔僧的古婆罗门教首领疑惑了。
“怎么回事,明明还没有到曲女城。”
他辨认了下旁边的石碑,皱了皱眉,很不愉快地斥责道:
“距离曲女城,还有足足八十里,为什么停下来?!”
驾车的车夫呢喃道:“我……这,大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和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