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爷子问:“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冯建初明白父亲的意思,道:“是我自己思考的结果。一直以来,我都喜欢做一件事: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国际看,喊了这么多年要准备打仗,事实证明,从我国原子弹升空那天起,打大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天天叫嚷‘要准备打仗’,成了一种……政治手段?”
听到这里,冯老爷子已经面带微笑,不置可否。
冯建初继续道:“从国内看,民心思定,民心思富,老百姓苦了这么多年,谁不想过好日子?再不全力发展经济,政权都要出问题。”
冯老爷子道:“总的来说,是这样。再往深里想,有的人身居高位,党中央主席、总理、军委主席都让他一人当了,最终却还是坐不稳?就是没有抓住人心,玩不过人家啊。”
“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正是这次谈话,让冯老爷子改变了原先准备让老大转业到地方的想法,改为全力培养这个老二,而老二也确实争气,从一个县委书记干起,再到沿海城市当市长、市委书记、省长,然后是部长,每到一地,都能出新招,干成几件大事,成为耀眼的政治新星。
后来,老二在接受海外媒体记者采访时,有句话很有分量:“我冯建初是红色后代,但我没坐过火箭,我是在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
既有红色背景,又有实干精神,确实当得起一句话:“出类拔萃”。
国外和港媒都高度关注到了冯建初在政坛的崛起,有人预言:冯建初有可能会超过冯老爷子在党内的地位。
有人指出:实际上冯建初已经提前“达标”了,因为冯老爷子在党内的地位一直就没进过政治局,而冯建初却进了。
然而,冯老爷子的地位却又不能简单地以是否进过政治局来衡量,随着近些年许多元老级人物先后谢世,政治元老已经不多了,似乎“越活越健”的冯老爷子声望日隆,“活着就好”,这是真理。
而老三冯建标呢,在政治上却很不得志。与老二冯建初相比,冯建标也曾经卷入过“文-革”的政治狂潮,老三并没有跟老二那样,做出跟老爸划清界限的举动,但是,老三犯的“错误”更致命,他所在的“造反派”组织在揪斗一位知名画家时,那位画家因为不堪受辱,当晚趁人不备,投河自尽了。
其实,在那样的年代,这种事并不少见,当年那些“革命小将”真正受到追究的也不多,但是,冯老爷子还是很谨慎,决定不让老三从政。
冯家人知道,老三不从政还好,真要从政,被人抓住当年那点事,那就犹如粪坑,不搅动还好,一搅动,那就难说了,搞不好还影响到整个冯家了。
事实证明了老爷子的决定是相当有智慧的,后来,有人为了对付冯家,还拿老三说事呢,要是老三还在官场,会是什么结果?
这些年,老三似乎远离政治,在商场上也是隐身在幕后,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老三才是冯家最有政治天分的人。
冯家的第三代,都跟三叔亲。
可能,这也是因为,三叔没有孩子,跟小孩都亲。
三婶因为一次意外流产,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三婶主动提出过跟三叔离婚,三叔却不同意。
三叔只用一句话就说服了三婶:“也许是天意?”
这些年,三叔越来越信所谓“天意”了。
爷爷说过三叔几次:“建标,你就别老把‘天意’挂在嘴上了。”
三叔嘿嘿一笑,以后,在大家面前倒是很少提“天意”了,但是,三叔跟星玄道长的交往,却是大家都知道的。
宗教也好,玄学也好,都绕不开“天命”之说,宗教不是国家,没有法律,不讲“天命”行么?
……
冯正霖趋步向前,叫了声:“爷爷”,然后,又含笑跟三叔打了个招呼。
冯老爷子慈爱地看着孙子,问道:“正霖,去过乔家啦?”
“恩”,冯正霖道,“他们一家人要我代向爷爷问好。”
“好。见到青儿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