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的这篇长文,直接给祁元,给《隋唐》,给《中华上下五千年》定了调。
这本书,在官方看来,也是超级牛逼,可以子子孙孙传下去的那种。
祁元在整个华国的文坛地位,都变得有点奇奇怪怪起来。
按照道理拉说,写出了《唐诗三千首》的他,足以封神。
但是这份唐诗来得太陡太突然了,在这一刻,整个华国的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祁元,到底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怪兽来。
尽管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唐诗三千首,每一首都是经得起时间长河考验的优秀作品。
……
在人民日报官方发文的第二天。
华国作家协会也发表了长文。
《巨唐的那些诗人们》。
《隋唐》这本书,在开元盛世极尽升华之后,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
在藩镇割据、宦官乱政、朝臣党政、异族入侵、农民起义……几乎所有的绝症全部来了一遍之后。
在国都六陷、天子九迁的情况下——这个朝代,还坚持了152年。
唐朝基础之雄厚,傲视中外古今。
而笔者认为,撑起这个朝代的骨血的,便是盛唐气象的诗人们。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王维、刘禹锡、李商隐、杜牧……
祁元笔下的2000多个唐朝的诗人们,每一个,都是可爱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他们。
……
高适的爷爷,是开国大将高侃。
但年轻的他对于功名利禄是一点都不是上心的。
高适这辈子去过三次边塞,他的大部分诗作,都是在第一次的时候写的。
他写边塞的风土人情,写边塞的日常生活,写边塞的战争场面。
他写,“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来讽刺好大喜功的皇帝,腐败轻敌的将领。
高适落榜之后,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出游。
路上还遇到了李白和杜甫。
三个人玩得很开心。
回来之后,高适就做了官。
但是做官吧,不是那么好做的。
他既不愿意巴结上司,也不愿意压迫百姓,索性就辞官了。
在这时,他写了《别董大》两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