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大秦子婴的逆袭TXT > 第169章 科举(第1页)

第169章 科举(第1页)

“要是我当真败给了大秦呢?”

“那大王至少会有我陪着。”

看着自己面前明眸皓齿,眼睛里依旧闪烁着星星的虞姬,项羽艰难的吞咽了一口唾沫。

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因为虞姬几句话就能燃烧出火花的少年了,但是面对这样的虞姬,项羽的心里依旧重新燃烧起了一些火焰。

“夫人说的是,战争这玩意,哪能有人预测到它的结果呢?不过你放心,不管楚国最终的结果如何,你的结果一定会是好的!”

虞姬看向项羽,之间他的眼里好像又有了一些之前的光彩,脸上这才多了一些笑意。

她知道,只有自己才可能会让项羽的眼睛里燃烧出这样的光彩,这是自己和项羽之间感情的印证。

“大王明日还是把亲信找召集起来,不论如何,让他们重拾信心才行。”

“好!就听夫人的,今夜咱们就早些去歇息吧!”

说道这,项羽一把把坐在自己身边的虞姬抱了起来,之后大踏步的往床榻上走去。

虞姬的脸色当时就红润了起来,她当然知道接下来自己是身上会发生点啥,而且是相当的期盼。

次日清晨,项羽就精神百倍的起了床,并且径直到了彭城外的兵营之中,亲自检查了将士们的训练,英布等人把这些看在心里,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虽然他们都知道范增的死一定是对楚国多少都有点影响的,但他们的主心骨可不是范增,而是项羽,要是项羽真的这么消沉下去的,对于楚国将士们的士气那一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英布等人都明白,楚国将士和大秦将士不一样,他们打仗依靠的大都是对项羽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阴谋诡计这些事在楚国将士这起到的作用相对还是少那么一点点的。

果然,项羽这么一出现,本来有点茫然的楚国将士有来了劲头了,就好像明天就算让他们去攻打函谷关,他们也是会悍不畏死的冲锋一样。

检查完了兵营之后,项羽破天荒的把楚国的文臣武将都集中在了一起,几乎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来处理楚国的政务,楚国文武们原本悬着的心也才算是从范增死去的阴影中稍微走出来了一点,又有了跟大秦抗衡的信心了。

项羽这边是振作起来了,但他在楚国所实行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却还依旧是之前战国时期的那一套,换句话说,除了麾下的将士们的确具备着一些战斗力之外,项羽并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张良埋头苦干几乎是不眠不休几天之后,大秦科举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了。

其实大秦在战国时期,想要做官的方法也相对简单不少,那就是军功就与劳考相结合。入仕靠军功,而升迁则靠劳绩。

在子婴看来,在战争时期这样的方式是无可厚非的,而对军功的推崇也的确让大秦的军力在短期内就提升到了凌驾于其他六国的地步。

但是到了吕不韦为相前到为相初期,大秦则开始采用官吏世袭制,只有少数情况是一些贵族和官吏荐举提拔人才。

这样的选官方式在子婴看来就有点扯淡了,大秦的官场在他登基的时候就几乎已经变成了世袭制和过家家一样的存在了,所以他登基以来除了自己选择的官吏之外没有给大秦的朝堂上添置任何一个关系户,被他踢出去的人却是不少。

子婴之所以让大秦的朝堂上留着这么多的空闲位置,就是方便他通过科举这样相对公平的方式引进一些年轻的人才。

这样的空闲也显然不会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内就被填补完全,子婴对于大秦朝堂的改造是个漫长的过程,虽然他对于大秦的改造有着急切的心情,但真正操作起来却显然不是这么回事了。

按照秦律上的官方说法,大秦都入仕之途分为六个途径,即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

要是从字面上看,倒是给了不少人机会,但是子婴和张良这样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机会显然都是给贵族的,这六个途径除了军功是拿命换来的,平民百姓稍微有点机会之外,其他的五个显然是跟黔首无缘的。

而子婴深知一旦自己真的统一了中原,战争跟之前七雄争霸的时候相比会减少很多,这就进一步减小了黔首成为大秦官吏的可能性。

所以对于子婴来说,科举的实施迫在眉睫。

要说子婴说自己原创了科举,最被他冒犯的应该就是前世的隋炀帝杨广了。

其实对于仅仅存在了两世说起来比大秦还要短暂的隋朝,子婴还是感觉十分可惜,对于在自己手里断送了隋朝基业的杨广,子婴更是有着不少自己的想法。

现在子婴跟张良侃侃而谈的科举正是由杨广创立的,除此之外,他还不惜耗费财力民力在大隋境内开挖了大运河。

虽说大隋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一系列在后来看起来相当有高瞻远瞩的策略冒犯了大的门阀世家的利益而灭亡,但在子婴看来,杨广这个人无疑也是相当具备穿越者思维的强者,只不过他低估了自己当时面临的情况,最终功败垂成。

按照前世的史书上所写,当初的杨广是因为喜好文学辞赋,这才在隋大业二年创建了进士科,让士人“投牒自进”。

杨广首创以文辞考试来选士的进士科,虽然尚处于科举制度的雏形,规制并不完备,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也不固定,但是“开科取士”、“自由报考”的形制,却是从杨广首开的。

形式上科举虽然算是子婴抄袭的大隋,但是子婴却知道现在大秦科举实施的背景跟大隋却是截然不同的。

在当初的大隋,由于推行“均田制”和轻徭薄役的政策,大隋得到了繁荣发展,百姓的生活算是富足。

在当初大隋的社会阶层中,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数量激增,产生了新的利益集团。

read3();看小说,630book。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