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赵砚臣微微颌首。
心中对绾宁更为敬佩。
苏长荣的举动和会说的话,全部都在绾宁的预料之中。
好无差别。
他的主子,多智近妖,算无遗策。
他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理苏长荣,拱手对着首位上的皇帝行了个大礼。
“陛下还请三思,这苏家长女,纳不得。”
赵砚臣声音中气十足,在大殿里回响着,莫名让人有振聋发馈之感。
皇帝看着他,微微挑眉。
他自然是不相信这种做了什么寻常事便天怒人怨的说法的。
在他看来,这是有人不愿意让他纳苏家的女儿,而找出来的由头。
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干的。
苏家女是皇后送进宫,肯定是对恒王有好处,想阻止这件事一定就是策王。
只是他没有想到,居然连新任的钦天监,都是策王的人。
辜负了他的一番重用。
皇帝看向赵砚臣的眼神微凝:背叛他的人,该死。
不过,策王的手,还真是快。
皇帝心中琢磨着,对于恒王和策王两个人私底下的动作,他其实都看在眼里,且心知肚明。
只是他有心要锻炼他们,也就随他们去了,只要不太过火,他都不愿意插手。
他想纳绾宁为妃,除开绾宁貌美,他看着感觉不错,其中也有别的原因。
当初君恒来请旨求娶为侧妃的,就是苏家嫡长女。
后来策王府出事,也有绾宁的事。
抛开皇后想要送人到他跟前不说,他也想看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居然引得他两个儿子争相求娶。
直接让人入宫,免了二人的争斗。
现在君策为了她,连这样的幌子都能编出来,可真是昏了头了。
他是皇帝,从来不信什么大祸临头的事情。
这天下人他要谁死谁便不能活着,他要怎么样,天下人便都得配合。
这样的说辞,实在如同三岁小儿似的。
皇帝摇了摇头,内心是对君策的失望,这点手段当真是放不上台面,看不上眼。
底下,赵砚臣慷慨激昂,一副势死纳谏的模样:
“陛下,这苏大小姐,万万纳不得。
还望陛下三思。”
皇帝失笑:
“哦,那赵爱卿说说,若朕非要纳这苏大小姐为妃会如何?”
大殿上,众位大臣看着这一幕,心中跟明镜似的。
皇帝这一看就是不相信赵砚臣的话。
那神态像在逗阿猫阿狗似的,只听他说出个所以然来,只当个笑话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