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个姊夫这么与众不同,真本事不见得有,但做事很踏实,认定了的事情非要见个黑白;也不端架子,与老百姓称兄道弟,一锅吃饭也很常见;关键人家很有福气,有那么的一个贤内助。
邢薇的威仪在五县不比贾赦低,关键她是女眷,还能帮丈夫破案,所以被老百姓传来传去就带着些传奇,又有灾年照顾伤患,甘居内宅助丈夫为百姓,老百姓尊重她慈善,又是良妻慈母,私下里也不肯去说她长短,但赵鹏还是发现,不少百姓家里竟替他们求着长生。
赵鹏晕晕乎乎的被送回自己的船上,他到底被贾赦逼着多喝了不少酒,孙太医也帮偏,两个人一起灌他,喝的他差点就钻到桌子底下才放过他。
好在临走的时候姊姊还是让人送了醒酒汤,这是认下了这个妹夫?
“怎么样?怎么样?”他的同窗余同早等的不耐烦,见他回来就急忙过来问,赵鹏和贾赦的关系他知道一些,原还想着搭着赵鹏的关系占些“便宜”,谁知道赵鹏自己都不肯沾光,他只能老实的等着认命。
赵鹏和余同原本是远亲,两家人先前走的并不近,只是这次两家的孩子都在名单上,余家又打听到赵家和贾侯的关系才拐弯抹角的贴了上来。
赵鹏临场没发挥好,掉了榜,余同平时不大用功,能够上榜却是万幸。两人原先并没有什么交集,碍着父母们的托付才不得不走在一起,这三年“下放”生活让他们的关系渐渐走近。
余同知道赵鹏娶的妻子身份,原以为跟赵鹏拉拉关系可以搭点便利,却不料人赵鹏自己都憋着不认亲,余家本就是帖上来的关系,长辈的官职也比赵家低,赵鹏素来也清高些,余同也不好舔着脸要求他去认亲。
这次赵鹏下定决心,可以说和余同的鼓动也有关,其实如果愿意,他倒是想在之前让赵鹏去拉关系,三年的“考绩”对他们有多重要,只需侯爷笔尖歪一歪,他们的前途大不一样。
可惜,赵鹏太死心眼,死活不肯走这个后门。
一大早的催了赵鹏出门,这到晚上醉醺醺的回来,想当然这是认了亲,可余同还是不大放心,非要听到赵鹏答应才放心。
只是回答他的是赵鹏的鼾声,喝多了又是年轻人,放下了提了两年多的心,在应付了贾赦半天天,可不是倒头就睡,那里还叫的醒?
余同悻悻半天,帮着照顾赵鹏,两人住一个舱室,倒是免得麻烦别人,不出意料的,不一会儿就有人借口来问赵鹏醒没醒。
贾侯爷从来都是不近人情的人,赵鹏去求见,他们还以为他也会灰头土脸的赶回来,却不料还能被贾侯留下吃饭,这是托了那门子的情?
京城那么大,倒不是个个都沾亲带故,可要是认真理论起来也都是亲戚,赵鹏娶邢薇的时候不仅邢家没起来,贾家也没有这么引人注目,毕竟读书的人和勋贵就不是一路人,要不是早先贾赦“夺”了人家的县令,更是默默无闻。
赵家也因为这次溪县之行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可惜,圣上突然做的决定,立即就让远行,时间太紧,来不及拉关系,赵鹏又孤傲,路上也不肯入群。
众人也有关注赵鹏有没有被贾赦特殊照顾的,可看来看去,他们倒是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似的,有的人就开始怀疑,这赵家到底娶的是不是邢家的闺女,别只是同姓而已。
再后来个个忙的下地求教老农,也就渐渐的淡忘了他们这一层关系。
余同自然不会给他们确信,他自己还抓耳挠腮的等着究竟呢,就是知道了也不一定会告诉人,虽说“考绩”已经报了上去,可还是有许多关节要看“主考官”的抬举,谁都知道,机会不多,别人占了自己就没有了的道理,要不然他也不会舛错赵鹏去拉关系。
可第二天赵鹏醒来,余同再问,赵鹏也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这一天酒没有少喝,姊姊姊夫也认了,可却没有说到余同关心的问题,且如果因为求前途才去认亲,他也不会拖到如今。
余同有些生气,却也不好跟赵鹏翻脸,毕竟还没有到京城,还不到真正看交情的时候。
邢薇倒没有忘记这个妹夫,一大早的就命人送来了醒酒汤,可也仅此而已,直到回到京城,赵鹏也是跟剩余的举人们一个待遇,旁人看不出来他有什么优待,也就熄了那份攀交的心。
因为人太多,贾赦所带领的船队几乎每天都要靠岸补充给养,所以只要有石马头就要停靠,这一路上耽误的时间可想而知,也好在行的慢,倒是让邢薇可以慢慢的欣赏沿途的风景,怀里抱着女儿,身边站着丈夫,这种温馨的时刻是许久都没有的心情。
一想到回到京城,回到荣国府,邢薇心里就膈应,这九年的溪县生活,让她不仅有了贾瑛,有了可爱的小女儿,还收获了一个成长了的丈夫,她的脊梁,让她可以放心倚靠。
任何人想要破坏这些美景,危机她亲人的性命,邢薇都将毫不犹豫的把她们驱离,荣国府,那是自己的家园,应该是满满的温馨,不是勾心斗角,防犯敌人决出生死的战场。
可在建立幸福家园之前,她还得战斗,这一次,自然要决出个胜负来,绝不姑息。
父母要回京,自然要提前整理房子院子,让他们回来住现成的,于是贾琏和贾瑛最近就频繁的回荣国府,贾母还好,只是想起来叫他们来见见,想不起来便罢了,可是王氏心里就不痛快了,这哥俩如入无人之境,见到她只是微微的抱拳行个礼就走,好像她就是路人。
尤其这休整院子打扫房屋那里都是人,乱糟糟的看着让人心烦。再者,打扫主院代表什么,那是代表着正经的主人回来了,她就该交权了,这三年的自欺欺人也该到头了。
可王氏不想认命,女儿元春已经被她送进了太子府,儿子的婚事也已经敲定,只等着侄女年纪及聘就可以过门,到时候她们婆媳联手,再加上老太太还有太子府的才人,就不信那邢氏还敢把她关起来念经。
王氏领着宝玉,一路走一路想,珠儿就要成亲了,干脆也趁着这个机会把他的院子挑出来,一起整理了罢了,免得邢氏回来又推三阻四的不尽心,越想越可行,便疾走几步去给老太太商量。
老太太听了也无语沉默,要不是她当初看着贾珠读书不方便,把他挪到自己的前院里去,贾珠至今还得跟着父母一起住在他那憋旧的小院子里,十多岁的孩子和父亲的姬妾同住,总是有些不大方便。何况贾珠婚事已定,成亲也是早晚的事,将来小夫妻住在她的前院,自己也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