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超很清楚,谭永刚并不仅仅是瞧不起那些小摊点,在他或者说是在和他一样级别和资历的干部眼里,国家是不可能允许大量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的,更不可能会让私营经济撼动国营经济。
他们满足于低水平的经济平衡,而且始终觉得现在的日子,比解放前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指导下,当然不会求新求变。
更何况现在站在他桌子对面的,还是个2o岁不到的毛头大男孩,不管是否说的有理,谭永刚的心里都是有相当强烈的抵触情绪。
作为朋友,至少在梅志超看来,谭永刚算得上是自己的忘年之交,当初也是谭永刚推荐他去给地委书记疗伤的。
明知道在改革大潮即将到来之际,许多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以及许多尾大不掉,服务态度恶劣,物资供应单调而匮乏的服务员,势必要被淘汰出局之前,劝说谭永刚能够认清形势,及时调整思路,不至于在第一波个体和私营经济来袭之前就溃不成军。
无奈两人的年纪、地位和见识的差距摆在那里,说什么谭永刚都听不进。
“谭局长,”梅志超只好说道:“我这次去南方感触颇多,所以想到一回来,就在第一时间向你反馈这些信息,究竟有没有用,那就另说。
对了,这两天有空的话,我会去看望谭婆婆,请你先代我向她老人家问好。”
谭永刚点了点头,忽然问道:“你这次去南镇的时候,没有转到羊城南方大学去看看谭丽吗?”
梅志超尴尬地笑了笑:“因为时间紧,而且只是在羊城转车,没有过多地停留,所以没有时间去。”
谭永刚得知梅志超既然到了羊城都没去见自己的女儿,这才彻底放下心来,觉得母亲只是一厢情愿,梅志超和自己女儿之间,根本就没有那么回事。
梅志超离开他的办公室后,骑车来到了服装厂,看到曹玲也在,立即把陈丽影回头会带瘦子来进货,同时自己答应赊给他们7oo块钱货的事,告诉了曹刚和曹玲。
曹玲奇怪地问道:“你怎么认识陈丽影?”
“哦,你还不知道?”梅志超说道:“戴勇把我隔壁的房子,让给他弟弟戴强了,现在他们跟我是邻居呀!”
曹玲这才想起那天施母在梅家门口大闹的时候,戴强和陈丽影夫妇都在场。
“行吧。”曹玲转而对曹刚说道:“记住,以后除非是我和志超特别交代,不然,任何人都不能赊账。”
“知道了。”
梅志超转而问曹玲:“你的船票买好了吗?”
曹玲怼了一句:“你是不是巴不得我今天就走呀?”
曹刚一看他们俩又要抬杠了,赶紧溜了。
梅志超笑道:“你怎么跟吃了火药似的?我只是关心一下你而已,其实我并不希望你这么快就走,我还有事想交给你去办呢!”
曹玲问道:“什么事?”
“今天我去找了你们的谭局长,把我们在石镇拍了一些街景的照片给他,原本是想说服他,在百货公司开一些服装柜台,我们做好的衣服全部放到那里去卖,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支持,但他一点都不感兴趣。”
曹玲不可思议的摇头道:“你真是疯了,就仗着你跟他妈妈熟,居然跑到他面前说这种事?你太不了解他了,他可是个老干部,立场特别坚定,对于南方那些东西,他肯定是看不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