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瑛一怔:“你认识他公公和爸爸?”
薛婆婆笑了笑,没吭声。
许瑛和薛婆婆去厨房的时候,梅志超赶紧给薛长荣和薛斌倒酒。
薛斌首先端起酒杯,对梅志超说道:“兄弟,我们喝一杯!”
这要是在外面,薛斌肯定要说“敬一杯”,现在只说“喝一杯”,那就是没把梅志超当外人了。
梅志超赶紧双手端起6钱一杯的陶瓷杯子,非常谦卑地说道:“哥,我敬你!”
两人碰了一下之后一饮而尽。
梅志超立即又分别给薛斌和自己满上。
薛长荣这时问道:“志超,现在门口的市场也来也大了,有许多人在你们那个厂子那货,你们现在一天能赚不少钱吧?”
梅志超赶紧说道:“能赚几百块钱。”
“那么多?”薛长荣吃了一惊:“听欣怡说,你们一共就只有四五台缝纫机,怎么那么赚钱?”
梅志超解释道:“因为我们做的是时装,利润空间大,而且是成批生产,不象裁缝店等着别人上门,一件一件地做。量大了,利润也就很可观。”
薛斌这时说道:“关于你们厂的事,除了我们院子里的人外,外面的议论很少,倒是门口的这个市场,现在大家都叫它走私摊。大家都疯传,已经有不少人赚了不少钱,也许市里马上就要出面取缔的。
因为大家辛辛苦苦在工厂上班,一个月下来就几十个钱,他们摆个地摊,一个月都能赚几百上千,将来谁还愿意到工厂上班,这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吗?”
薛长荣也叹道:“是呀,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我们讲的是集体主义,如果少数人钻了空子,发了横财,那可就对国家的建设不利,政府不会不管的。”
梅志超笑道:“叔叔,哥,你们是没去过南镇和石镇,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南镇是国家级的经济特区就不说了,里面的外资企业比比皆是。
就说石镇吧,那就是一个乡镇,还没有我们海城城区五分之一大,但全镇就像是一个大的集贸市场,买什么的都有,而且基本上都是进口商品。
我还问了当地人,他们侨眷居多,可不像我们,一家能拿出几千块钱,都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几十年才存起来的,他们家家都有几万甚至是十几万的存款!”
薛长荣和薛斌面面相觑,感觉梅志超说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梅志超接着说道:“伟人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我觉得改革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再轻易关闭,随着受惠的人越来越多,我相信我们的政策只会越来越宽松。”
梅志超的话,让薛斌有些心动。
他想起施凤说过,梅志超准备请施凤到服装厂帮忙。
听完梅志超一席话后,薛斌有了新的想法。
薛长荣却叹道:“志超呀,我觉得还是稳一点好。既然你觉得南方的政策迟早要推行到我们海城来,那为什么不等有了政策再去好好拼拼,就抱着一种赌博的心态去抢占先机?
要知道,过去我们经过了好多次先松后紧的情况,这才造成虽然南边的改革开放说了好几年,可我们内地却没有任何动静的原因。
因为没有人知道未来的形势,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感谢书友“无所事事88”赠送的催更符!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