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存下午放学回来后,家里的饭已经做好,和过去相比,他发现薛欣怡更像是这个家里的女主人了。
如果说之前她天天来家,还把自己当客人的话,那么今天的一举一动,完全就是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梅志超和梅志存的饭都是她盛的,而且不停地分别朝他们哥俩碗中夹菜,感觉反倒是他们哥儿俩是客人似的。
梅志存知道,快要到自己改口叫薛欣怡嫂子的时候了,不过他还是习惯叫薛欣怡“姐”。
过去是叫“欣怡姐”,梅志超出事后,他直接叫薛欣怡“姐”了。
吃完饭后,梅志超准备去码头送饭的,不过梅志存抢先了一步,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来到码头之后,梅志超悄悄地对母亲说,薛欣怡完全变了一个人,现在真的把家当成了她的家。
梅母笑而不语,她知道下午发生了什么。
收拾完家里的卫生之后,梅志超说是去服装厂看看,其实就是想跟薛欣怡一块逛逛马路。
薛欣怡更是高兴,两人走在傍晚的街道上,让她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恋爱的感觉。
来到服装厂后,老师傅们都停下手里的活问长问短,还有许多新师傅不认识梅志超,听说他才是真正的老板之后,都悄悄地吐着舌头。
施凤的两个同学和涂国萍、李红霞还在,还有涂国萍过去的两个徒弟,后来又招了四个新人,光师傅就有1o个人,现在所有的房间都利用起来了,曹父晚上值班都得临时搭床铺。
施凤本来要生孩子,一个星期前就没在服装厂上班了,今天估计梅志超回来,所以吃过晚饭后她让薛斌骑着带着她也来了。
梅志超询问了她和她的两个同学的情况,因为厂里只有她们三个过去是有工作的。
施凤的两个同学过去是在裁缝店,性质是大集体,现在服装市场对裁缝店的冲击最大,虽然没有完全关门,但已经大量减员,不过不是后来的解聘,而是停薪留职。
就是她们大集体的职工身份保留,然后自谋出路,与企业“两不找”,企业不负担任何费用,她们也不用交钱。
施凤就不一样。
她是国营正式工,也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但每个月要向企业交3o块钱,不然企业不放人。
因此在海城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单位效益不好的,可以出来停薪留职,双方“两不找”。
还在正常运转的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并不提倡停薪留职,如果你非要坚持,那就必须向企业交纳一定的费用。
梅志超问曹刚:“施厂长的产假怎么算?”
曹刚笑道:“我们这里还有什么产假不产假的,施厂长讲休息多长时间就是多长时间。”
“废话,那工资呢?”
曹刚眨巴着眼睛看着梅志超,心想:咱们这个私人小厂,上班就有钱,不上班就没钱,哪里来的什么休产假还发工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