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志超又辩解了一句:“各位领导,我们这个厂子是股份制,而且员工们也是合作经营的性质,不然,大家的工资怎么会这么高呢?你们看,我们还对标国营企业。建立健全了员工福利机制,我们还要成立。。。。。。”
税务局的局长这时也拍了拍梅志超的肩膀,说道:“这些东西我们都看过,可以说你们这个厂子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得出你是个做大事业的人,做人也是堂堂正正的。
但问题是,你这个小厂子存在的性质不合法,或者说,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当然,我指的是内地,指的是我们海城,是没有你这种厂子生存的空间。
一句话,你和你的员工赚的太多,国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润和税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给你一个建议,要么你就等一段时间,再去谋求厂子的发展。要么直接把厂子搬到南镇去。
我这可是跟你说实话,而且是看在老革命和谭局长的面子上。”
梅志超除了连声道谢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工商和税务的人走了之后,梅志超悄声问谭永刚:“余副市长去学习,跟我打的报告没关系吧?”
谭永刚摇头道:“那倒没有。他的思想比较冒进,海城不适合他。”
谭婆婆这时过来说道:“孩子,别担心,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只要保持住这种堂堂正正,你前途无量!但像什么捐款撒钱的事,以后别太张扬!”
梅志超苦笑道:“不会了,婆婆。”
谭永刚和谭婆婆走后,梅志超回到厂里,在场所有人都默默无语地看着他。
梅志超面对大家微微一笑:“没事,大家正常工作就可以,就像刚刚那位领导说的那样,海城不行了,我就会在南镇去。
不是听说有人的朋友在南镇赚了不少,心里正痒痒,跃跃欲试吗?
回头用不着你们人生地不熟地到处乱找工作,我去开个厂子,你们都是骨干,如果能够搞几单外贸的单子,现在的工资翻几倍没问题!”
年轻的师傅们有些心花怒放。
施凤的一个同学却说道:“梅老板,谢谢你,你为什么做的太多。刚刚工商和税务的同志说的话,我们也都听明白了,这跟你无关,你千万不要有压力。
厂子能够办下去当然更好,实在不行的话,我们都会记住在这里的美好记忆。
这一年下来,最少的也拿了一千多块,像我等于是拿了在裁缝店要干二十年的工资,没什么不满足的。”
施凤的另一个同学也说道:“是呀,梅老板,你并不欠大家的。当然,如果你真的去南镇办厂子,虽然我们俩孩子都小,但只要你需要,我们两个一定会去支持你!”
涂国萍也说道:“是呀,办不了厂没人说什么,只要你需要,天涯海角我们都跟定你!大家说是不是?”
其他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是!”
梅志超朝大家一鞠躬:“谢谢,谢谢。”
梅志超转而告诉曹刚,这几天哪里都别去,整天就在厂里呆着,随时随地等候消息。
离开的时候,薛欣怡打开自行车的钥匙,把车把手往梅志超面前一推。
梅志超却让她带自己,薛欣怡摇了摇头,说自己带不了人。
梅志超非让她试试。
薛欣怡骑上车后,梅志超跟在后面跑两步,估计伸手一压货架说道:“上来了!”
薛欣怡的双手居然剧烈地晃动着把手,惊慌失措地说道:“哎呀,不行,不行。”
梅志超“噗嗤”一笑:“什么不行呀?看把你吓得,我还没上课呢!”
薛欣怡回头一看,梅志超依然跟着自行车在快步走着。
“这怎么回事呀?”
梅志超摇头道:“这是你的心理作用。”
薛欣怡说道:“问题是我确实没带过人呀,要不还是你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