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殊跑到书房里。她看到了全套的金木火作品。不是同一个出版社的版本,但是她看了一圈,居然有全部的作品。
龙吟瑞从后面环住她的腰。
“我不知道你还喜欢看武侠小说。”她心里的潜台词是:是因为看了她的资料,知道她的父亲是金木火,所以才想要看他的作品吗?但是据她所知,现在想要凑齐他所有的作品,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一两部不那么知名的。
“最近才开始尝试看的,看了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以前你就迷科幻小说吧。武侠的世界是科幻小说的完全背面吧,虽然都需要想象力,科幻小说的科学依据感更强,而不像武侠里面的那些飞檐走壁。”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但是,人活着不是都需要条条框框,给自己找到合理的解释。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来源于毫无依据的想象,逐渐从想象变为了现实。而更为难得的是,人是有情感的。”
“你都看完了吗?”
“看了大概三分之一吧。”
“那你看下来,最喜欢的是哪一本?”
“你呢?”
“我最喜欢那本了。”那是她出生那一年,金木火写就的,有人说是为了她这个女儿,才写了这么一本侠女方面的书。她自从识字开始,到现在,已经反反复复看了快1oo遍了。
“我还没看这本,要么我们一起看吧。你可以读给我听。”
龙吟瑞从架子上把那本书拿下来,然后又拉着她的手,直走到客厅的沙发那边。
“Flower,换下音乐。”龙吟瑞对着空气说了一声。音乐风格随之转换,变得更为轻柔,若有似无。
他坐在沙发上,然后拉着盛殊也坐下来,把她圈在了自己的怀里。
盛殊把书举起来,真得从头开始,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龙吟瑞成长于西方世界,对于东方文化的了解其实并不多。
虽然因为墨先生的缘故,留下了这么多金木火的作品,他看了之后也很喜欢,但是要说武侠到底该怎么解读,他肯定是一头雾水的。
“你们经常说的武侠、江湖到底都是些什么概念?”
“说到武侠,有三个人物不得不提,他们分别是梁羽生、金庸和古龙。”盛殊以三个代表性人物开场,为龙吟瑞介绍中国或者说东方世界的神秘的武侠世界。“梁羽生可谓是新派武侠小说开山祖师。他十八岁开始向《力报》投稿。
梁羽生的代表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这些作品被多次搬上影视舞台,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而金庸是新武侠小说集大成者,他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
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的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剑》。
第三位古龙,被称为武侠浪子。原名熊耀华,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始终秉承“求新求变”的宗旨,在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他以超凡的想象力、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锐意变革的创新意识,突破前人窠臼,赋予武侠小说新的生命,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龙不是正常认知里的好人,这种个性也完全地体现在他的笔下。
细细品味这三位武侠作者的小说,可以品出三种境界。
梁羽生的武侠是江湖,金庸的武侠是传记,古龙的武侠是人生。
作品和作者的性格交相呼应。
从字里行间可以了解作者。”
2o18年1o月3o日,金庸去世。
金庸去世之后,关于他是否能作为文学大家的争论也还是存在的。
曾经,科幻奇幻作品和武侠在文学市场上属于“难登大雅之堂”的书籍,在各种文学活动和奖项评选中,它们也通常与畅销、通俗、影视改编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作为类型文学,它们长期被严肃文学拒绝在外。
然而,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对现代社会的读者而言,它们都提供了一个结合着当下生存状况与未来技术设想的思考空间;而奇幻文学则开辟着日常生活之外的可能性。
由于摒除了严肃文学创作中的各种文化背景、政治隐喻,这类作品能够在世界各地引发读者共鸣,将文化隔阂最小化。而影视的改编更将它们推向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而武侠则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温润人们的精神世界。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