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晓晓有些睡不着,她想卖衣服,虽然空间有一些,但是数量不够卖的啊。
如果以后条件允许的话,她想设计自己的衣服,申请自己的品牌,开服装店,服装厂,走向国际。
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7o年代,“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
她记得“的确良”的流行一直延续到了8o年代。在那个时代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如果算不上时髦,起码也是一个“洋气”的必不可少的砝码。
“的确良”因为怎么穿都不皱、不破,印花颜色鲜亮,让沉浸在灰暗色系十几年的中国人顿时眼前一亮。
谈恋爱阶段,男士给女朋友送条“的确良”裙子,不亚于现在一只限量版卡地亚手镯,女人们会经常把“的确良”衣服拿出来,在邻居面前摆弄,显示男人对她的关心。
除了赶时髦之外,这种布料风靡背后,是百姓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对美的需求。
关于的确良这种布料在中国受到的万人空巷式追捧,沐晓晓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段子,足以说明这种追捧程度。
话说当年四川很缺“的确良”,一个小伙子一天看见大街上卖的确良布,就排了队去买,想给自己做件衬衣,轮到他的时候,只剩下一尺布了,他十分为难,售货员说:“你买不买?不买下面的谁要?”小伙子一急,就买了,回家只好做了条内裤。
他心想:“这多冤呀,谁知道我也穿了的确良啊?”就干脆在外裤上做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内有的确良”。
一日内急,就找到个公用厕所,将牌子先解下来挂在门上,出来的时候,发现厕所外排成长龙,都在问:“怎么等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卖呀?”
“的确良”,解决了大多数人家的布票问题--它太耐用了,而且有些店家扯“的确良”不是以一尺布票抵一尺的,而是对折之类的--既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极度渴望的“情调”。
最时髦的追求美的姑娘会穿白裙子,质地是白“的确良”的,因为布料的原因,有时隐约可见裙子里侧的内裤颜色。这种白裙引来老年妇女和男性的侧目而视,在街上,穿白裙的姑娘往往被视为“不学好”的浪女。
浪漫的恋爱和隐秘的偷情在那个年代也是有的,女孩子有时坐在男友的自行车后座上,羞羞答答穿过街坊邻居的视线。
而厚底鞋与喇叭裤也可以说是7o年代最流行的服饰样式,也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
喇叭裤,也叫喇叭口裤。是一种立裆短,臀低腰短裆,紧裹屁股;裤腿上窄下宽,部和大腿部剪裁紧瘦合体,而从膝盖以下逐渐放开裤管,使之呈喇叭状的一种长裤。
裤长一般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
喇叭裤将人臀部与腿部的曲线,清晰地勾勒出来,成为女性魅力的直接展现,加上厚厚的鞋底,让女性看上去越发的纤细、苗条。
并且高高在上,营造出可望而不可及的效果。
喇叭裤,动摇了这个东方大国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
更是成为了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那就和现在裸奔的效应一样。
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长发男青年形象几乎成了不正经、不三不四、流里流气的代号。
据说当年喇叭裤在街头的出现引起过许多人的反对和抵制。但是引领时装新潮的,从来都是以青年人为主。
人们从海外电影中受到影响,将裤腿悄悄放开,体现了一种青年人“后文革时代”叛逆的性格。
虽然喇叭裤作为一种“服装怪”出现,但是它却打破了之前中国服装的“统一制”,这必然得到喜欢自我表现的年轻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