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现在结婚都是四大件。
只要杨小妮跟王建军结婚,一辆自行车,的确不难。
一家人齐齐看向王玉梅,眼中带着怒火的意味,吓得她缩了缩脖子,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最后,杨二龙接过话茬:“要不,给大哥打个电报,问问他能不能搞到自行车票?”
钱倒是可以筹。
但票这东西,实在没辙了。
“嗯,只能这样。”
刘丽芬和杨老九都点头赞同,“小妮啊,买自行车的事,等慢慢来,不能急。”
他们是怕杨小妮又闹起来。
杨小妮很贴心的点头,“嗯,我不着急,我就是想大家帮我问问。”
计划经济时代,买什么都要票。
邻里都是你借我我借你的,大家互相帮忙,都是常有的事。
天彻底黑了下来,男人各自回屋休息了,女人们,则聚在一起,点上煤油灯,熬夜开始裁衣。
这年代,大家穿的衣服都是家里女人一针一线自己缝的。
她们动作麻利,干净利索。
杨小妮不会做衣裳,所以直接回屋睡觉了,实则进屋之后,挂上门栓,开始意念进入空间。
这几天,她每晚都会抽空进入空间整理。
确定空间里到底有些什么东西。
她发现,这空间很大,大到无边无际,但她实际能出入的区域,也只有存储医药和医疗的仓库,以及食堂和超市的仓库。
这里除了庞大的医药物品外,她能用上的,也就食堂里的米面粮油等用品,还有超市的生活用品和零食。
她想凑够买自行车的钱,就得把这些东西拿出去置换成钱。
还有这些药品。
就这么放着太可惜了,而且这年头正是缺医务药品的时代,必须物尽其用,这样才有价值。
黑市,是不去不行了。
刘丽芬三婆媳熬到深夜,也都熄灯睡觉去了,毕竟明天还要去赚工分。
半夜时分,外面突然惊雷滚滚,下起了倾盆大雨。
杨小妮被惊醒了。
迷糊间,她听到刘丽芬和杨老九的对话,“丽芬,你也别生气,好歹是我亲娘,她现在病成这样,医生说她只能喝稀粥,咱家还有米,多少给她匀点吧。”
“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