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鐩说话时眼巴巴望着杨一清,希望对方出谋划策。
但此时杨一清正为谢迁烧毁沈溪上奏之事而烦恼,无心去想有关皇帝建行宫的事。
杨一清道:“不知是陛下坚持要建,还是陛下身边人有这种想法?”
李鐩想了下,随即摇头道:“不知。不过皇上派来的人,乃司礼监随堂太监,行事神神秘秘,按照来人话中之意,圣旨随后就会到。”
杨一清微微点头:“那就先等圣旨吧,调拨钱粮物资本就非工部职司,你有理由拖延,若实在不行的话就去求助谢阁老。”
“之厚没回京,朝事还是应以谢阁老马首是瞻,遇到为难的事情,不必考虑影响如何,只管跟谢阁老说明白。若你知情不报,便等于开罪谢阁老了。”
李鐩苦笑道:“难道非要走这一步?若是能直接劝谏陛下放弃大兴土木的念头,不是不用大费周章了么?”
杨一清见李鐩为难的样子,心中不由想:“不知从何时起,谢阁老已如此不得人心,或许朝事真应该由之厚来担当,至少之厚做事不至于每次都跟陛下闹得僵持不下。一些事上,谢阁老的确有欠妥当。”
……
……
朱厚照离开扬州没几天,又在淮安府城山阳县城安营扎寨。
此时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山阳县城位于黄河以南地界,扼黄河和运河水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城里除了建有府衙和县衙外,漕运总督和南河总督也驻节于此,附近又有烟波浩渺的洪泽湖,风景迤逦,名胜众多,引人向往。
朱厚照仍旧带着苏通、郑谦和唐寅三人去各处游玩,跟当地士子打成一片,好像朱厚照回京之路除了游玩没有其他好做的。
此时张苑很着急,之前他主动跟朱厚照提出要在大运河沿岸的徐州、山阳和扬州修建行宫之事没了下文,京城那边也没消息传回,不由如坐针毡,毕竟涉及敛财大计,他不能不慎重对待。
跟地方官员和将领伸手讨要银子太过危险,朱厚照盯得紧,若是从工程款中做文章的话,那中饱私囊的机会大得多。
这一点他也是跟李兴学的,昔日李兴督造皇陵,狠狠赚了一笔……论敛财的本事,张苑对李兴佩服有加,此时不过是依样画葫芦。
张苑鼓动朱厚照催促京城那边送银子来,此时沈溪已然得到朝廷的回复。
户部来函说明会补上之前半年多时间朝廷拖欠的修造新城的银两,一次性调拨等价于八十万两银子的物资,虽然这笔款项对于新城建设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但在沈溪看来,谢迁已然难得大方一回。
“这数目听起来很多,但其实差强人意,老爷在新城耗费的资金应该超过五百万两银子了吧?”
惠娘作为新城大管家,对账务情况非常了解,她拿到这数字后,第一感觉就是少。
沈溪道:“五百万两不到,二三百万两是有的,当然若是算上一些以物易物的投入,还有将士的辛苦,就不止五百万之数了。”
惠娘叹了口气:“没想到一年下来花费这么大笔钱……京城调拨太少了,但若是能运来的话,多少能解燃眉之急。”
沈溪笑问:“是吗?”
惠娘不知该如何应答,显然八十万两银子根本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沈溪道:“建设工厂,居民区,持续不断建造蒸气船,还有研究蒸汽机和供电技术,起码需要投入五百万两银子,这还是建立在物价不上涨的情况下。一年不到,因我造这座城市,木料、石材和钢铁等物资价格贵了许多,想从民间筹办太过艰难。”
惠娘望着沈溪:“那该怎么办?朝廷没法提供,那该从何处支应?况且国库显然没那么多钱拨付,就算有也不会轻易给老爷吧?”
沈溪点头道:“有关物资调拨问题,我会继续跟朝廷提请,这次明显是拆东墙补西墙,把原本就该属于新城的建设资金补上了。我猜想多半是谢阁老从中作梗,下一次我上奏,可能就不通过内阁了。”
对于朝中事务,惠娘不太明白,也就不想针对这方面的事情发表意见。
沈溪站起来:“账目给你送来了,按照朝廷批复,大概一个月左右时间物资就能到位,接收和分配工作就交给你……我先走了。”
:https:www。bqgie。cc。:https:m。bqgi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