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龙志》!
字体透露着怪异。
“你说《荡龙志》是一本千年前的古籍,我看,这是一天前的古籍吧!”
很明显,书是新的,上面墨迹都没有干透。
“皇上好眼力,这本书连一天的时间都不到,臣刚刚照着原样誊写的。”
“原书是保护文物吗?”
“保护?大进图书馆里的古书都需要保护。《荡龙志》实在是太破旧了,纸张都快朽烂,翻阅也不便,臣便誊写了一本。”
司宁翻了翻,里面用词佶屈聱牙,不少地方还有缺损,便放在一边。
说起白起的战报。
三天行进有一千里左右吧,云州离边境还有多远?
千有年答道:“按此速度,再行军两日,便可至边境。”
很容易推算,大进京城大梁,离北境边境将近两千里。
这么远,怪不得北境经常偷袭骚扰。等急报传到京城,他们早跑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正应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梁虽好,但过于安逸,一旦被强敌突破防线,就无法直面压力,如同待宰的羔羊。
大进,在战略布局上面还是有缺陷,不利于争霸天下。
第四日。
木兰二十万大军也已出发!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北境血!”司宁击节而歌,朕要来收拾这旧山河。
一旁的千有年惊诧道:“皇上好诗!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臣恨不能弃笔投军了。”
司宁道:“此诗并不是朕写的。而是不知几千几百年前,一位爱国大英雄的气壮山河之作,我只念了其中两句。等有空了,我把全文给你读一遍。”
千有年心中更是诧异:“我也是饱读天下诗书,为何从未听闻有此佳作?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至此,朝中军队主力,已走了一大半。
让千有年和孙武从属国和藩国征的兵,圣旨已经下了,为何还没有消息?
司宁心中隐隐不安。
他留着十五万人尚未出发,也是有多种考虑。
国中不可无兵。
还有一个问题,打败也显,新皇登基,属国藩国没有一个入朝来贺!
司宁头脑中关于各个属国藩国的信息太少。
太不正常。
又过两日。前锋白起战报:初入北境,未发现也显踪迹,仅有小股流兵,均已诛灭。
也显是惊弓之鸟,闻风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