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韩翠花不会是为了躲避添盆而故意来那么晚的吧?就为了那么几个铜板,她至于吗?
不等小渠想出所以然来,吴氏就从堂屋出来了,她站在屋檐下,脸色无比的阴沉。
韩翠花见老娘出来了,走了两步,讪讪一笑:“娘,今天铺子里太忙了,俺们来晚了,您老人家可别生气。”
当然了,这肯定是借口,就王家那个小食店就差关门大吉了,还忙个锤子,只是没有人会真的当面拆穿她罢了。
平时吴氏最是疼爱这个闺女了,今天却是一反常态的瞪起了眼睛,她非常不客气的质问韩翠花:“你来干啥?”
韩翠花被吴氏问的一愣,然后就尴尬的笑了笑:“那个……不是大哥家的孙女的洗三嘛?”
不说洗三还好点,一提到这个,吴氏当即就炸了:“洗三?你还知道是你侄孙女的洗三啊?有你这么做长辈的吗?你咋脸就那么大呢?
这十里八村的我就没见过像你脸皮那么厚的人,空着手来的就算了,这添盆你也没份子,那你来做啥?舔着张大脸长着张嘴就来吃的,你就不觉得害臊?
你还是做人长辈的人呢?说出来也不怕人家笑话说道。就是那小娃娃不疼,家里总还有个产妇吧?你那心都是啥做的?就不知道拿只老母鸡再不济拎点鸡蛋也行啊,我就没见过你这么做长辈的,那么一点东西都不舍得……”
韩翠花被老娘劈头盖脸的就训了一顿,本来还非常委屈不忿呢,她抬头再一仔细打量吴氏,发现吴氏嘴上虽然骂着她,脸却对着堂屋里面在嚷着。
她眼睛一转,仿佛明白了过来,就低了头不吭声任由吴氏数落去了。
吴氏的声音非常大,堂屋里的人自然也都听的清清楚楚,尤其是孟家的人听到了,个个都变了脸色。
那孟富贵兄弟更是没有喝酒却都羞红了脸。
而小渠则是裂开嘴笑了,这个吴氏,不仅仅训了韩翠花,还间接的骂了孟家的人,这招指桑骂槐用的还挺妙的。
等吴氏骂了一会儿,见这么下去实在不像样,二柱娘和甄婆子就出来劝解了。
二柱娘非常会说话,她拉了一把吴氏笑着打圆场:“这人来了就好,弟妹,这翠花再大在你面前也还是孩子,你咋能跟她一般计较呢。”
“就是,大妹子,咱们快进去,今天可是好日子,别坏了心情。”
韩翠花也顺势赔罪:“对,娘,今天来的匆忙,没带东西,下回一定补上。”
吴氏也知见好就收的道理,反正话都说出来了,让孟家的人听到就算是达到了目的,气也顺了一点,最后就只能是恨恨的说了一句:“还下次?下次再这样你就别上我们老韩家的门,就没那么办事的,太让人讲究了,有那知道的会说咱们两家不见外,有那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心里就没我们老韩家呢。都啥玩意儿……”
说完,也不知道吴氏是不是真的有些生韩翠花的气,还是因为想要做做样子,就跟着二柱娘和甄婆子回了堂屋坐了,压根就不搭理韩翠花。
被撇在院子里的韩翠花母子是好不尴尬,最后还是乔氏来解围:“他大姑,金海,灶房有面条,你们跟着我们一起就对付着吃点吧。”
吴氏没有喊这母子俩上桌,乔氏自然不敢做主,只能是把他们给领到灶房去。
今天面条做得多,不限量的让所有人都能够吃饱,韩翠花和王金海受到了吴氏的冷遇,也就没有再一个劲的要去堂屋吃酒席,就当真进了灶房去捞面条吃了。
只是进了灶房,韩翠花一双小眼睛就骨碌碌的转个不停,更是双眼放光的看着那一大盆鲜鱼,不过她还算克制,嘴上倒是没有说什么。
吃过了晌午饭,亲戚邻居们就陆陆续续的告辞回家了。
孟家众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孟富贵媳妇连闺女外孙女都没去看过,就匆忙的走了。
等人走出去老远,吴氏朝着他们的背影啐了一口:“啊呸!什么玩意儿,老娘活了那么大一把年纪,就没遇到过这么不是东西的人!自己的闺女你都不当人,你们的心估摸着都烂完了。”
骂完吴氏还不解气,回头又把张氏也给骂了一顿。
张氏满脸的委屈:“这孟富贵一家做事欠缺,俺也啥办法,娘,你骂俺,俺不是太亏了吗?”
吴氏立起了眼睛,就差要吃人了:“当初要不是你娘家嫂子来做媒,我们家大郎咋能够娶这孟老二的闺女?这做出来的事情一点脸都不顾,就不嫌丢人?
人家闺女坐月子,这娘家的人再不济也会送只老母**,他们孟家倒好,别说鸡了,老娘就是一个鸡蛋都没看到……”
“那俺大嫂子不也是想给大郎说个人嘛?咱们家情况……”
“得了,别吵吵了,都赶紧进来收拾收拾。”
婆媳俩越说扯的越远,韩老头赶紧出来制止。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回头再让大郎媳妇听到,一家人不是更有嫌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