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华由于心灵手巧,尽管家里很贫穷,但还是有人愿意给李家华介绍对象,有人甚至主动将自己的女儿或者妹妹、侄女介绍给李家华。他们就是看中了家华的聪明、诚实和能干。
有一次,李家华到大姑妈李志惠家去耍。当时,李志惠家正好有篾匠师傅在编织晒席、席子之类的家用器具,师傅将剩下的边角料到处乱扔。
李家华看到后觉得非常可惜,就将这些边角料收来编织成小竹兜。一个下午就编了好几个。师傅和大姑妈李志惠、大姑父陈至仁都称赞李家华心灵手巧。
这时,大姑妈一个生产队有个姓张的小伙子叫张蒙美路过看到这么多小竹兜甚是喜爱。张蒙美尽管比李家华要大好几岁,但他却编不来这些东西。于是,他就虚心向李家华请教。
晚上,张蒙美回到家就向父母谈起这件事,张蒙美说:“下面院子李表叔母娘家侄儿李家华真聪明,才十来岁就能编竹兜兜呢!”
“啊!”张蒙美的父母也感到好奇,尤其是他父亲更是感到不可思议。
第二天,张蒙美的父亲亲自走来想看个究竟,果然如此。当即,张蒙美的父亲就央求大姑妈李志惠作媒,把自己的二女儿张梅秀许配给李家华作未婚妻。
当年腊月,在双方父母的主张下,终于达成了这段姻缘之事。那年李家华刚满十一岁。十一岁的小孩能懂得什么叫婚姻什么叫爱情?
本来在这之前,大队支部书记汪善恒曾经给李家华介绍过一个对象,却被李家华的父亲李老四李四志拒绝了。
那是有次在大队开支部大会时,支部书记汪善恒对李家华的父亲李四志说道:“老李,你家华子还没有订婚吧,我给他说门亲事,你看如何?”
李四志知道汪善恒会介绍自己妹姝的女儿,他清楚那个女子是不能与自己儿子相配的。但李四志为了不得罪汪善恒就说道:“汪书记,谢谢你的美意,家华还小,过两年再说这些好事吧!我们生产队的刘绍仪老表,也曾经给家华说过,我们都觉得娃娃的年龄还小不忙考虑这些事情!”
李四志的本意是不想得罪汪善恒的,但哪想到为了这事还是把汪善恒得罪了。
李家华高中毕业后,学校老师就推荐李家华去当民办教师,结果就因汪善恒的原因,李家华没有当成民办教师。
后来,又有人给李家华介绍过对象,李四志仍然以儿子还小一口回绝了。这次,张家主动托大姑妈李志慧给李家华说媒。本来,李四志夫妻俩也不想这么早就考虑儿女的事情的,但当李四志向刘绍仪老表摆起这件事情时,刘绍仪却说道:“老表,人生一辈子就是为儿女,这是好事怎么不答应呢?”
“娃娃还小啊!表哥。”李四志说道。
“嘿!小?小怕什么嘛?又不是现在马上结婚?”刘绍仪说道。
“可我现在没有钱啊?别人到家里来,最起码也得准备给点礼物给几个喜钱嘛!”李四志无奈的说道。
“没钱!没钱我这里有十元钱,你先拿去用吧!”刘绍仪老表说着就掏出钱来,他边掏钱边说:“我原来想给你做儿女亲家的,你不同意!”
“表哥,不是我不同意,的确娃娃太小了!要不我们两个现在就为两个娃娃把婚订了?”
“算了!兄弟,我家正会已经订婚了!”刘绍仪不无遗憾的说道。
“那你老哥就不要怪我们了?”李四志说后轻轻的笑了笑。
就这样,李家华就与张家二女儿张梅秀正式订婚了,这也是破石公社四合大队李家碥生产队第一个娃娃亲。当时由于两个娃娃都才十来岁,根本不懂得订亲是怎么回事,只知道逢年过节、生日、假期互相走动一下,平时也就没有什么来往。随着年龄的增长,两颗少年心也变成了青年心,慢慢懂得知道什么是爱情了。
这时候张梅秀开始觉得李家人口多家里贫穷了,而李家华也开始觉得张梅秀没有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缺乏交流的条件了。但张梅秀始终又觉得李家华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也就没有从家里的条件去考虑,偶尔还支援李家华几元钱供李家华读书。
这时尽管李家华对父母做主这件事不满意,但从内心来说李家华也不想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所以,李家华仍一如既往的与张梅秀相互来往。
几年后,李家华高中毕业了。那时各大学没有招生。李家华尽管是一个读书之料,他也想继续读书可却没有读书的地方。李家华尽管生在农村是个农村孩子,但他对农村劳动是不习惯的。在他十岁时就开始学习劳动生产了,他除了放牛割草外就学着在自己家的自留地里挖地除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放牛割草之类的事情就由弟弟妹妹承担了,他就随父母加入到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时没有自己在家里劳动自由,大家同时干一样的活,别人干完了你却没有干完,那不但是丢面子的事情,而且是要影响整个劳动进度的大事情。
栽秧时节在大田里栽秧,几十人排成排一个接一个的往前赶,如果进度慢了就要影响后面的人。那时候,尽管很累但也不能休息一下,直到这几百米的秧田栽完了到了田边才能直起腰来,那腰痛的无法形容。
收割水稻的时候更是起早贪黑,与时间和气候赛跑。每天早上,李家华都是在父母的多次催促下才能起床。中午吃饭时,李家华抓紧时间快速吃饭,为的是能争取到一点时间到床上去躺一会,哪怕是一小会李家华也知足了。每当这时,李四志夫妻俩就很怜悯的说道:“哪个叫你娃娃投胎到农村来了呢?”
李四志很心疼儿子李家华,就专门到大姑父家对大姑父陈至仁说:“你大姑父,你要帮一下家华的忙。你看他在农村劳动那个样子,很是吃力很是恼火,我想你姑父帮忙给你大哥陈至中医生说一下,求你大哥收我们家华为徒弟跟着他学医,学成后让家华当一个赤脚医生也总比现在强嘛!”
陈至仁想了想:“家华是该学门手艺,我看他对篾匠活比较感兴趣,不如就让他去学篾匠?”
“学篾匠好是好,可找不到能教家华的老师啊!你看家华自己已经会一些篾匠活了,差不多些老师家华不一定看得上,那些老师也不一定能教得了家华呢?”李老四说道。
“老师为啥子教不了家华呢?”陈至仁不解的说道。
“嘿!你姑父忘了教会了徒弟饿死了老师这句话吗?哪个老师愿意教一个比自己强的徒弟呢?”
“哦!是这个道理。”陈至仁想起来了,连忙说道:“那家华学个啥子手艺好呢?”
“要学的手艺倒多,可有些手艺家华不愿意学。我们大队就想安排家华去学医猪医牛的兽医呢!”
“学兽医也可以呀!”
“你姑父也是,家华是个高中生,怎么去学兽医呢?那多没出息呀!”
“也是!那就学医生吧!我去给我大哥说一下,大哥本来就很喜欢家华的,我想他会答应的。”
陈至仁的大哥陈至中是破石公社医院的医生。陈至中医生的医术在破石公社还是比较有名的,他知道自己兄弟陈至仁有个妻侄儿叫李家华。所以,陈至仁刚一说,陈至中就满口答应收李家华为徒弟。可就在这时,李家华原来学校的老师又推荐他到村小学校当民办教师,李家华只好又改变学医的主意。
李家华要当民办教师了。当时,整个李家的人都非常高兴,想不到祖辈上没有几个人识字,轮到家华这辈人却出了一个教书先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这中间尤其要数李家华三爸李老三的养女陈家晖最为高兴。陈家晖非常盼望李家华能够当民办教师,陈家晖心里是有她自己的目的和想法的。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