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翻译 > 第一百零四章 绝不反悔(第2页)

第一百零四章 绝不反悔(第2页)

徐策听着父亲的话,满脸的羞愧,他从小也是向往曾祖的武功,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而不是被人当成英国公府的世子去受到尊敬,可最后当机会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却因为自己的气量而拒绝了。

“那位郭副都护,年纪比你小,可是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带着一群边地的好汉,去河中先杀大食使节,再杀国王,另立新王,之后玉门关前更是以一当百,无论是气魄才能,都堪称当世之杰。”徐敬业看着面前已经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的长子,仍是缓缓地说道,郭虎禅身上有太多谜团,可是唯有一点他可以确定,以前关于这个年轻人的各种传闻不只是那些说书先生口中的故事,而是实打实的。

“爹,孩儿明白了。”徐策点头道,他当日和郭虎禅结仇,说穿了是郭虎禅为苏文焕出头,把他打了一顿,可那时两人公平较量,他输了也只是自己学艺不精,说来说去还是父亲说得对,他从小顺风顺水惯了,从来没有受过什么挫折,自己钻了牛角尖,把所有的错都怪在了别人身上。

“你明白就好。”徐敬业看了眼说话时还算诚心的长子,点了点头,“如今长安城内,看着平静,可实际上暗流涌动,就是为父也看不透,你以后不要再和武家那些人来往。”

“爹,孩儿以后不会再和他们来往了。”虽然同在一府,可徐策从小和武家的所谓‘兄弟’并不亲近,甚至有些疏远,不过是最近几个月他身边那些朋友都是去了新军,他自己又意气消沉,那几个武家‘兄弟’又主动讨好于他,才厮混了一阵。

“武家别有用心,这一点你要记住。”徐敬业仍是很郑重地说道,“你那个曾祖母,老而不死是为贼也,她是帮着武家的,你要清楚,你口中敬她,心里大可不必。”

徐策听着父亲口中有些冷酷的话语,没想到自家和武家的矛盾冲突已经到了这么剧烈的地步,不过他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点头应着。

车厢里,徐敬业趁这个机会,跟长子说了不少事情,这个长子虽然有才能,可在他眼中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雏,需要他这个当父亲的教诲。

徐策一路上脸色不断地变化,没想到原来帝国的局势现在竟是如此的微妙,北方边境叛乱,唐王府意图不明,一切都牵动着长安城内的权力变更,卫王和齐王去了北庭都护府,谁都不知道下一次这两位王爷回来时,是不是带着大军兵临城下。

又过了半个时辰后,马车终于到了郑国公府,比起两年前郑国公府门前门可罗雀的景象,如今的郑国公府前虽然谈不上车水马龙,可也是相当热闹。

挑开车帘,徐敬业看了眼郑国公府大门口的卫士,却是喊过了驾车的心腹,将自己亲手写的名刺交给了他,“去递帖子。”

驾车的心腹接过后,便下了马车,朝郑国公府的大门而去,却是极为顺利地递了拜帖。

能被贺正阳派到大门口的卫士自然都是他所信任的心腹,那两名卫士中,接过名刺的那人手一摸上那名刺,就知道那辆并不起眼的马车里坐得绝不是什么小人物。

“请贵人稍候片刻,我这就去通禀。”那名卫士抱拳一礼后,便飞快地进了府邸。

郑国公府内,贺正阳正和长孙谵,魏叔玉商量着宗楚客卸任后,内阁里的宰相变动,虽然距离宗楚客从内阁首辅的位子上下来,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但他们不得不未雨绸缪,及早做好布置,否则的话很容易失去先机。

书房外,当敲门声响起,贺正阳皱了皱眉,他记得吩咐过手下,不得来打扰,看起来是出了什么事情,否则他们绝不敢违背自己的命令。

“进来吧。”贺正阳高声道,而这时长孙谵和魏叔玉已经收好了他们带来的名册,六文侯世家过去在文官中的影响力虽不如功臣集团中的武将势力在军队中那么大,但是总有些底子在,内阁七相的下任人选,他们也有可以胜任的自己人。

那名卫士,将手中的名刺交给贺正阳后,简单地说了情况后,便站在一边,等着自家老爷的吩咐。

贺正阳打开名刺,只是看了一眼后,就脸色一变,然后朝那卫士道,“你带他们从后门走,然后带他们来我这里。”

“是,老爷。”那卫士应声间,已经快步退出了书房,关上了门。

“是谁来了?”魏叔玉忍不住问道,他可是很少看到贺正阳吃惊的样子。

“你们猜猜看?”贺正阳没有回答,只是将那张名刺叠好,压在了桌上,朝魏叔玉和长孙谵道。

“除了英国公外,还有谁够这个分量。”长孙谵笑了笑,然后看着那张被压住的名刺道,如今功臣集团里够分量的都已经差不多齐了,只差英国公府一家。

“猜对了。”贺正阳抽出了名刺,扔给了魏叔玉,至于长孙谵,这个老狐狸恐怕连徐敬业那小子的来意都猜到了。

“看起来,英国公是坐不住了。”魏叔玉笑了起来,看完手中名刺上的内容后,放下道。

“咱们最近动作不小,他也不是傻子,能不急么?”长孙谵也是笑了起来,英国公府那是表面风光,看着声势很大,可是在朝中当官的可都是武家人,不是他英国公府的自家人,徐敬业少年时,父亲徐震战死沙场,那时候他那个‘祖母’武氏可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英国公的爵位,当时要不是几个老功臣出面,把这件事情在文皇帝那里给搅了,可轮不到徐敬业当什么英国公。

“如此甚好。”魏叔玉点头自语道,虽然英国公府如今被武家人鸠占鹊巢,可是只要徐敬业够魄力,跟武家决裂,还是能够挽回的。

郑国公府后门,马车缓缓驶入后,徐敬业带着儿子下了马车,旧地重游,他心里未免有些感怀,说起来贺正阳这位老世叔当年在他继承父亲爵位时,可是出手帮了他一把,虽然这位老世叔没有亲自出面,可是当时几位仗义执言的老功臣恐怕都是看在这位老世叔的面子上才那么尽心。

徐策并不知道父亲心中竟然勾起了那么多回忆,他只是打量着郑国公府,一直以来,郑国公府可以说是四国公府里最低调的,几乎从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过,就连他也只知道开国时郑国公贺廷玉是最早跟随太祖皇帝的老人,此外国史中几乎没有关于这位郑国公任何出彩的记载,可是当时被称为第一名将的卫国公李靖却自称不如这位几乎是默默无名的郑国公,开国之功第一名副其实。

如今站在郑国公府里,徐策看着四周那些显得有些老旧的建筑和四周沉默的卫士和下人,竟然有种被压迫的感觉,一路跟在父亲身后,朝书房而去时,徐策发现郑国公府里绝少见到女子,多是着甲的卫士和健壮的下人。

“郑国公府一直都以军中之法治府。”徐敬业看了眼跟在自己侧后的长子一眼,沉声说道,他小时候来过郑国公府,那时候郑国公府里的卫士更多,那股森严的气势便是比起出征大军军中也是不差。

徐策应了一声,却是有些吃惊,可心里面却又觉得这才是他们这些国公府该有的气势,而不是比什么楼台舞榭,四国公府因军功而显名于世,就该一如军中气势森严。

“当年你曾祖在世的时候,咱们家里也是这般的。”徐敬业看着脸上露出羡慕神情的长子,却是有些怀念地说道,虽然那时候他还极小,记忆也有些模糊,但是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印记是不会变的。

“那后来怎么会?”徐策口中不由问道,不过随即他就闭上了嘴,这显然是因为武家的关系,才让自家变成了现在那样子,没了国公府国之柱石该有的气魄。

这时候,徐敬业他们也到了书房门口,徐敬业不等那带路的卫士开口禀报,已自恭声道,“小侄徐敬业,请见叔父大人。”

看着在门外就行礼的父亲,徐策也不敢怠慢,同样弯腰行大揖之礼。

这时门打开了,贺正阳看着在门外就行此大礼的徐敬业和他身边的青年,却是忍不住摇头道,“你这小子,这么些年不见,怎么也变得那么迂腐了。”

“若没有叔父大人当年暗中相助,小侄恐怕连家父的爵位都保不住。”徐敬业行完礼后方起身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