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预循着声音望去,见到说话的人的正是华琇。
“侍中之言,是觉得兖、豫之事已经不可为了吗?”
“陛下,非不可为也,而是臣以为皇汉新复,杀伐手段已然令宵小胆裂,如今兖州豫州两地的豪强不听号令者,其实并不是感念晋室,而多是想自保而已,要是再以如今的办法催逼太深,不仅无法把他们收为己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听到侍中华琇这么说,刘预也是多想了几分。
在兖州、豫州一带征讨豪强的将领是李丰和冉隆,另外还有薄盛、陈午、田禋等乞活军,其中以李丰为首。
这几人统领的军队足有七八万之多,按说当地的豪强应该都是望风而降,可是自从最开始的一些忠于晋室的官吏组织的反叛或败或逃之后,这两地的叛乱却并没有减少多少,根据李丰等人上报,反而更有了遍地烽火的感觉。
“难道有什么不为我所知的真相,隐藏在李丰等人的上报当中吗?”
刘预不禁有了几分怀疑,这倒不是怀疑李丰的忠臣,而是因为李丰除了忠心之外,对于其他的事务并不太熟悉,极为容易受到他人的误导。
“司空,对兖州、豫州之事,可有何高见啊?”
一想到这里,刘预非常客气的向大汉司空荀藩询问道。
自从荀藩非常配合的上表劝进之后,立刻摇身一变,从大晋司空变成大汉司空。
刘预此时的大汉朝廷,基本都是沿袭魏晋官制,以太宰、太保、太傅、司徒、司空、太尉、大司马、大将军这八个官职为“八公”,是最为尊崇的官职。
因为太宰、太傅、太保为“上三公”,轻易不授予。
又因为刘预曾经担任大将军,所以此职也是空置,仅剩的“司徒、司空、太尉、大司马”这四个为百官最尊荣者。
其中晋室旧臣荀藩为司空,傅祗为司徒,遥授幽州的王浚为太尉,刘预的兄长刘益以宗室身份为大司马。
不过司徒傅祗如今已经重病不省人事,如今的朝堂中就以荀藩为百官之首了。
虽然,荀藩的这个百官之首,并无实权,但是也是分量十足。
“陛下,臣老朽,已经不堪与闻政事,不过兖州豫州之事,还是略知一二的。”荀藩随即说道,“我听说薄盛、田禋、田兰、郝亭等人,仗着兵马强盛,多以编户勘田为借口催逼豪强,这才令许多豪强大族不堪忍受。”
“不堪忍受?”
刘预听到这个词后,就是眉头一皱。
他看了一眼荀藩,只看到司空荀藩泰然自若的模样,并没有太多其他的东西。
荀氏一族的荀组、荀崧等人占据颍川,继续尊奉晋室,也是得到刘预默认的,因此荀藩与他们之间的联络并不太受阻碍。
这荀藩说的话中,也可以是颇有根据的。
一想到这里,刘预又看向了侍中华琇,出言问道。
“侍中,难道兖州豫州之事,已经如此了吗?”
在荀藩的话中,李丰、薄盛等人在兖州、豫州的平乱已经完全是肆意的扩大化了,以至于使用“编户勘田”这种借口来制造事端。
虽然“编户勘田”的确能极大的增加因为荫户隐田带来的财富,但在兖州豫州这一代,暂时却并不太适用。
“陛下,的确有这些情况。”见到刘预问向自己,华琇不得不回答。
“李丰等人兵力强盛,每每攻破豪强之家,粮食、田客充为公用,财货绢帛则都是为将士所分,往往都是分赏颇厚,所以。。。。。。”
华琇说道这里,却是不肯再继续说下去了。
“所以就在讨平叛乱豪强之后,继续攻打劫掠那些豪强喽?”
刘预此时却是有微怒了。
两晋乱世的格局,不管是匈奴汉国、成汉,还是后赵、燕、秦,其实都是以部族军队为主体,建立的军事政权国家。
这些国家在本质上都没有真正的实现大一统王朝的构建,这个所谓的大一统王朝,并不是完成疆域上的统一,而是在郡县统治上的实现。
在这些军事政权国家中,以军队占据中央和地方要地,控制着一定数量的编户百姓,而许多的地方权力其实掌握在众多豪强手中。
这些所谓的国家,往往会因为一场内乱或者外战失败,就会亡国灭族,就是因为没有整合到众多豪强的力量。
只有到了以“草原霸主”的姿态南下的拓跋部开始,才以超强军事逼迫地方由豪强宗主督护制,转变成了三老县乡结构,算是完成了初步力量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