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北朝开国之君 > 第116章 省亲(第2页)

第116章 省亲(第2页)

“长安此行,爷爷要他履任荫职,长安本人似乎并无异议。”说到这,就连李梦得也不免有些不解。

文宗子嗣、宰相外孙,注定了入仕的起步就与旁人不同。比如李梦得,他早在前来金陵之前就已知晓,外祖王言会将他的官职安排为河东长史。河东郡守吕波老迈,河东吕氏的子嗣又多为中层官员,做长史是屈就做太守是超拔。有王言相助,他们根本不可能与李梦得相争。如此一来,李梦得只要熬到吕波寿终,便可名正言顺地扶正河东郡守,并顺势将李家的势力推进至河东。这,才是世族子弟为地方官的正确路线。

至于为京官,那就当如王言这般。以文官入职,历经朝廷六部,步步高升直至朝廷宰辅。

可李长安这一回却是跑来给皇帝当侍卫的?这种苦力活,又何需世族子弟来煎熬呢?

李梦得看不明白的事,王言却是稍一皱眉便与李雍心有灵犀,当即抚须笑道:“观风!……既如此,就当将其送去陛下身边才好。”

然则,羽林卫向来被长孙肃经营地如铁桶一般。究竟该如何操作,王言还得细细思量。

至于李长安本人,在告辞了王言之后也没能顺利回房休息,他在半路上被王载的幕僚王佐给截住了。

王佐是来谢李长安厚礼的。

原本,李家为王家备下的见面礼是按王丽质的意思置办的。然万万没想到,这次王家居然还多了一个王佐。

好在,李家还有个办事滴水不漏的李长安。在李长安的周密安排下,晚膳后,王佐与王家的成员同一时间拿到了属于他的那份见面礼。

——印刷精美的成套典籍、保存完好的经典孤本、成套的黑白瓷器皿,再加上锦绣灿烂的丝绸,这是一份任谁也挑不出错的厚礼。

王佐显然很是喜欢这份见面礼,故而等不及明日就将李长安拦在了房内口。

直至王家的仆役奉上香茶,王佐又再度致谢。“李家所赠印刷书卷纸张洁白、字迹清晰、装订精良,足可传予子孙。”

——就这?我还没搞精装版、典藏版、纪念版、作者亲笔签名版、出版百年绝版珍藏版呢!

李长安哈哈一笑,随口道:“王先生谬赞。”

交浅不可言深,李长安相信王佐此行绝非只为了道谢。

果然,王佐身为王载幕僚,此来正是为王载办事。“王公听闻二郎精通庶务,金陵府司户监尚有一缺,不知二郎可愿屈就?”

在大陈朝,金陵府下辖录、户、法、兵、仓、士六监,各监正职为监事,四品大员。而王载许给李长安的职位乃是司户参军,此职品级虽小,只有区区七品,但却是执掌京师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的实际办事人员,实实在在的职微权重。不但是个肥差,还是一个做好了很容易简在帝心的美差。

王佐原以为李长安必定一口应下,哪知对方却一脸歉然地摇头叹道:“王公赏识,晚辈本不该推辞。奈何,在下已有荫职在身,此来金陵正是来履任的。”

李长安身上的恩荫正是当年王言为他谋来的,王佐自然不会不知,当下笑道:“二郎有所不知,这恩荫的职位……不去也无妨。”

在大陈朝,恩荫本就是占着编制白拿钱的关系户。这关系户非但不来上班,还在外头寻了另一份差事拿双份工资,这一向都是约定俗成的常规操作。更何况这几年大陈朝财政状况不佳,李长安虽占着编制实际却从未拿过工资。那就更加谈不上对用人单位——也就是皇帝本人,有什么愧负了。

岂料,李长安却沉静道:“这些规矩,李某也明白。然则,祖父却言,食君之禄,必得忠君之事……”

李雍这块挡箭牌果然好使,李长安话未说完,王佐就已忍不住出言感慨:“文宗品德,学生叹服!”

在古代,能够自称“学生”那必定得是真与老师有过师徒之谊,否则就会被旁人笑话攀附。是以,李长安一听王佐自称“学生”,当下一脸好奇:“原来王先生亦是我祖父门下?”

哪知,王佐却是一脸羞惭,幽幽长叹:“那都是多年前的旧事了……那时学生来京城赴考,得蒙文宗青眼,大开书房供我借阅并指点学生文章经义。奈何学生驽马之质,终未上榜。惭愧,惭愧!”

——这个剧情好熟悉!

李长安暗自吐槽了一句,随即便面不改色地打蛇随棍上。“王师兄为王公心腹幕僚,必定是有大才的。当年未曾上榜,不过是时运不济,师兄不必耿耿于怀。”

李长安这句“师兄”王佐听来委实熨帖,当下连笑容也真心了几分。“不知二郎打算何时履职?”

王佐这一句看似闲话,李长安却知这应是王载递来的第二根橄榄枝。长辈青眼,李长安自然不会不知好歹,便扬眉笑道:“这却不急。不敢有瞒师兄,当年师弟在金陵来去匆匆,京师藏龙卧虎物华天宝,我却一无所知……”

话说到这,李长安便抬起眼一脸期盼地望住了王佐。

——你不是要拉拢我么?来啊,给你机会!赶紧的!酒局聚会、吃喝玩乐、香车美女,都给我安排起来!凭一个七品的芝麻绿豆官就想拉我上船,捞钱还得我亲自动手,那我也太给文宗丢脸了!

王佐果然是个说话头醒话尾的雅人,登时扬声笑道:“这有何难?我看二郎也不急着履职,先让某陪着大郎、二郎见识一番这金陵风物,定教两位满意!”

李长安亦喜不自胜地起身向王佐一揖。“如此,便偏劳师兄了!”

——李家远离京城政坛许久,此时再回来无异于盲人摸象。而京城水深,在没有摸清各种风向和暗流之前就冒然入局,绝非明智之举。

奈何,李家两代与王家结亲,身上早就贴上了太后一党的标签,无论此来金陵行事低调还是高调,都已无法改变世人成见。时局如此,李长安当然不愿白担了“太后党羽”的虚名,这才会怂恿王丽质大张旗鼓地先回王家省亲。李家如此热心,王家投桃报李,出手照拂李家的两个子嗣也就是应有之意了。

至于王载,李长安自然也看得出他与王言面和心不和。但是其一,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其二,李长安冷眼旁观,王家倘若真有破绽,那这破绽必定是在王载处。

而太后与皇帝的这场政斗大戏,直至今日皇帝大婚即将年满二十,怎么着也差不多该当落幕了。正所谓凡事未虑胜先虑败,比起查看王家究竟有多少胜算,李长安还是更有兴趣探一探王家究竟有多少能要人命的把柄。看小说,630book。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