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铭亮明白!”见赵老爷子露了疲意,赵铭亮悄声退出了书房。三万而已,朔州那边辽军至少还有十五万,杨昭从黑水关出兵,朔州不可能不知道,或者,还是先提早告知下萧燧,让他们做下准备?
“老爷…”一直坐在旁边当背景墙的幕僚抬起头,看着赵老爷子唤了一声。
“如若这次铭亮能成功,那么就让他接替那个位置吧。”赵老爷子淡淡的道了一声。
“那三少爷?”幕僚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声。
“铭亮接了那个位置,吟风愿意听从就留,不从就杀。”
“是!”
“爱卿,你来看看,这是从太湖来的石头,比我上次在杭州带回来的还好,瞧瞧这褶皱,你苦张着脸干什么?”见自己一番解说程相好似都没听进去,熙文帝有些不悦的道。
“皇上,这进军辽国之事,还是要慎重啊。”程相沉着脸道。
“不是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嘛?这可是祖宗的遗愿,今日朕能做到,也算不负先人所望了。”熙文帝感叹了一声道。
“皇上,此次光那河北两路就要新增加三千万贯的军费,再加上后续军备的调集,可是一个大数啊!”程相跟在熙文帝后面道。
“你们不是算了,现在能拿的出来?”熙文帝看了程相一眼,道:“你这次怎么比朕都小气了?远山啊,你说,要是这次能夺回来那九州,朕和你也能青史留名了吧?”
程相苦笑一下,心里也知道再说也无用,便道:“那臣附议董相所提,由杨昭领兵从黑水关出兵以做策应。”这样至少保险些,嘉一直说那杨昭是员猛将,有他在多少能增加一些胜算,希望这三千万贯可千万别打水漂!
“杨昭?”熙文帝望了下天,想起在那朝会上看到的杨昭脸色苍白形容憔悴,看上去倒像个病美人一般,道:“嗯,就派他去吧。”
“皇上圣明!”
等程相告退后,大太监轻声道:“圣上您不是不喜欢那杨昭嘛?”听说那人私下带兵跑到襄阳去,皇上你可是直接砸了最喜欢的茶碗,后来又心痛半死,更是迁怒于那杨昭啊!
“是不喜欢,换个听话的才好。”熙文帝低头去看石头旁边养的花,道。
出了各种庆祝活动的正月,汴京的人就算再想偷懒的人也开始做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准备,文武百官的心思也从那些风花雪月歌舞****里转到公务上面。
年后政事堂第一道政令是为了熙文帝祝寿从江南调集奇石玉器并丝缎等物,第二道政令是大周全境开始征兵,并发布免夫令,如若有钱可以用钱来换取免征。
二月的天气还是有些冷,殿内的火盆仍然烧得旺旺的,四角燃烧着袅袅香气,让整个内殿显了些糜烂般的沉闷。
“大哥,到底怎么回事!?”董皇后已经四十岁,虽然保养得体,但也免不了年华老去,面容上皱纹都皱在一起,带了焦急之色问道。
“如今那辽国内乱,边境上的将领军队都处于混乱状态,正是出兵的好时机。”董相低眉垂眼道:“兵部是这样跟皇上说的,只怕这事赵家那小儿和王相已经谋划很久了,去年武当功又奇袭会州成功,皇上早就动了心思。”
“本不是说的进攻党项嘛?”董皇后带了丝恼怒道,因为说是进攻党项,还为此去拉拢武当功和孙敬,花的代价可不小。
“娘娘也知道,燕云十六州如今还有九州在辽人手里,从世宗皇帝开始,夺回这九州就是我大周上下最大的心愿。现赵铭亮那小子上书,愿意领河北两路三十万大军出关进攻辽国,势必要夺回那九州,皇上如今正在兴头上,那些个清流学子又一个比一个叫嚷的起劲,如今连程相那老狐狸都点了头,下官一人又能如何?”董相叹了口气道。
“大哥!那现在怎么办?如若让赵家再得战功,那太子之位就肯定要落到二皇子手上了。”董皇后怒而站了起来,声音都不觉大了起来。
“娘娘别急,今日我已经跟皇上提了,让杨昭也从雁门关出兵,和赵铭亮成合围之势,定然不会让战功都被赵家抢去。”董相赶紧挥手让她小点声,然后朝屋子外面看了看。
“那有何用?那杨昭现在跟我们就跟仇人一样,他得了战功对我们又没有任何好处!”董皇后坐了下来,仍然怒气冲冲的道。
“哎,娘娘啊,不是下官说你,本来我们和那杨昭的关系已经缓和,你只要这次对他夫人好些,给他夫人面子,那么这个关系咱们还是拉得拢的,哎…”董相长叹一口气道。
董皇后面色一变,道:“本宫这次可没有找她麻烦!”见董相瞟过来哀怨的目光,又松了口气道:“你也知道华阳那孩子的脾气,怎么可能不去出这个气?不过他那夫人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嘛?那现在到底怎样才好?”
“让那杨昭也一起出兵,不过,赵铭亮和王家必然不会想要他分了军功去,我们到时候在旁边看着就好。”董相带了一丝阴险的笑容,道:“螳螂扑蝉,咱们做那黄雀就好。”
“大哥!”
“放心吧娘娘,想要那杨昭死的人多了,比你更心急的都有。”董相笑了两声,便起身告辞。
走到殿外,董相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看天上的浮云,阴阴一笑,杨昭啊,给脸不要脸,那就让我看看你的傲气能支撑你走到哪里?
“要杨昭从黑水关出兵?”赵铭亮转头看向赵老爷子,道:“祖父,董相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