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便到秋凉,在中秋节前夕,大乔为刘和诞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早在半年之前,远在京城的太傅刘虞听说了儿媳有身孕的消息之后,便为大乔怀的这个孩子取好名字。如果是男孩,便叫刘治;如果是女孩,就叫刘怡。如今小刘治安然出生,刘家又添新丁,蓟城太傅府和公子府中一片喜庆。
好消息还不止这一个。年初时的一场暴雪过后,北方终于迎来了难得的风调雨顺之年,老天爷似乎觉得这两年把北方四州的百姓折腾的过头了,因此难得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有再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年代,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便意味着粮食的大丰收。
从各郡上报的数字来看,幽州今年的粮食产量已经与受灾之前持平,而冀州和辽州则超过了以往丰年的产量,有了很大的增幅。幽州的人口和粮食产量已近饱和,冀州在受灾之前才刚刚完全置于刘和的掌控之下,辽州则是因为有大量移民的涌入,所以在灾年过后粮食产量出现了井喷,而且这样的情况应该还会持续数年。
宁州那边的情况有些差强人意,毕竟是刚刚成立的一个新州,加之人口数量稀少,生产基础又差,所以刘和也不会去责怪杜畿做事不力,相反还会专门调拨一批钱粮运往宁州,给杜畿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并州目前还是一团浆糊,除了北方的雁门和定襄两郡情况稍有好转,其余几个处在袁谭势力控制之下的郡依然是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因为有三州之地粮食喜获丰收。所以刘和急忙命令制币司抓紧时间加印一批粮票,以便继续扩大票劵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
这天刘和来到灅水边观看器械学院几位助教制造出来的明轮船,只见两只巨大的轮子被放置在一条长约五丈的木船两侧,轮子的转轴嵌入船壳之中,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顾深秋的凉意。正光着膀子使劲踩着脚下的转轮,驱动明轮船逆水而行。
刘和上一世是文科生出身,对于物理机械的掌握了解十分有限,所以无法给器械学院这些干劲十足的助教们太多的建议和指导,但明轮船的思路却是出自于他。
在依靠风力和水流航行的时代,明轮船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驱动明轮船前进的动力不可能是蒸汽机。但依靠人力和畜力的驱动,在没有风和流的情况下,甚至是在逆风或者逆流的情况下,也是能够让船只缓慢向前行驶的。
如果明轮驱动装置能够研制成功,再加上船舷两侧数排长木浆的助力。那么刘和麾下的海船今后就可以减少对季风和洋流的依赖,航行到更加遥远的地方。
当然了,在没有蒸汽动力的时代,海上航行最为省力的办法还是依靠风力。但若是能让一艘风帆船具备了自行的能力,那么它在进出航道和港口时就会更加快捷,在遇到危险时避让生存的概率也会大上许多。
器械学院研制的明轮船已经具备了雏形,只要再经过一番改进,两年之内刘和便会看到二十丈左右的明轮船出现在渤海之上。
手持千里镜正在观察的刘和。忽然听到陈逸在他耳边低语说道:“世仁,刚刚接到的消息,三韩岛上那边的来人已经抵达驿馆了。”
陈逸是刘和与蔡琰的媒人。又是刘和的“外交部长”,三韩半岛来的土著,便是由他负责接待。
刘和放下千里镜,与不远处的几位助教挥手道别,然后转身上了特制的马车。
“渤海对面那个半岛上的三韩土著们估计是被公孙度父子杀得害怕了,跑来向我寻求庇护的吧?”马车里。刘和一脸轻松地问陈逸。
陈逸点头,说道:“当年平定辽东时。世仁暗中授意明辉将军和公明将军放开了东面的道路,让公孙度父子安然逃往乐浪郡。如今看来真是一步妙棋。公孙度父子倒也争气,去了乐浪之后励精图治,稳住阵脚之后便开始向东面的秽貘人和南面的三韩各族发起了攻势。因为明辉将军在辽东牵制住了东北方向的高句丽人,所以公孙度也不用担心高句丽人越过马訾水偷袭他的老巢,这几年将乐浪的地盘快要恢复到前汉时期,三韩各族眼看无法抵挡,这才想起来要向公孙度的上司告状,于是就派人冒着生命危险操着小船横渡渤海,来了蓟城求见公子,让您替他们做主。”
“哼,一个个的想得倒是美。非我族内,其心必异。公孙度如果能够把他们都解决干净,倒是省了日后我再费手脚。这帮三韩人,最不是东西!”刘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说话间就带上了火气。
“世仁,以我之见,你还是见一见这些三韩人吧。虽然不见得就要给他们什么允诺,但多少也能鼓舞和提振一下他们抗争的信心。若是坐视公孙度父子荡平了三韩半岛,难免会尾大不掉。如果到那时公孙度父子再暗中与高句丽人勾结起来,辽东的形势只怕要发生逆转,赵州牧和明辉将军的一番苦心经营都要付诸东流。”陈逸劝说刘和,几句话全都说在了点子上面。
“嗯,那我就抽空见他们一面。不过不是今日,你先领着这帮土贼在蓟城四处转一转,再带他们到军营里看几场操练,省得一个个不知道天高地厚,到时候跟我说话的时候不过脑子。”
刘和回到蓟城不久,一个在辽东消失了好几年的人出现在了他的书房内。这个人便是当初暗助徐晃偷袭襄平的邢颙,田畴的故交好友,军情司下属的高级情报人员。
辽东战事结束之后,刘和担心邢颙留在那边会遭到公孙度遗留下来的残余势力报复,所以将他秘密地调回了冀州。邢颙的家乡便在冀州的河间鄚县,他回到家乡之后先是休息了一段时间,然后便暗中布置进入太行山的事宜,经过军情司的协助,两年之前终于顺利地打进了黑山军中,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山寨头领的心腹。
邢颙这次悄然来到蓟城,正是要向刘和汇报他这两年来掌握了解到的有关黑山军的第一手情报。
“这两年辛苦子昂了!”
“能为大将军效力,属下深感荣幸,不觉得辛苦。”
“太行山中目前形势如何?”简单寒暄两句,刘和直接切入正题。
“以某观察所知,目前山中的形势暗流涌动,各处山寨的想法不能统一,如果不能及时安抚和压制,恐怕冀州和并州又要遭受一轮洗劫。”
“这群贼性不改的家伙,还真是不想让我省心。”刘和冷哼一声,“张燕目前的地位和处境如何?”
“张燕在山中恩威并施,驭下能力颇为出众,他依靠孙轻、王当和杜远几位小帅的协助,整合了靠近他的几处山寨,目前在山中的实力又有所增强。”
“以你之见,黑山各部是否愿意出山接受改编?”
“山中各寨目前分成了三派,第一派是坚决反对出山的,这些人过惯了没有官府管着的日子,从劫掠之事中吃到了甜头,不愿意撒手;第二派的态度比较**,他们既不支持马上出山,但也不赞成随意出山劫掠附近的州县,想要与官府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第三派则是赞成出山之后在赵郡和定襄安家落户的,这一派主要是跟张燕走得近的一些山寨,他们当初都是冀州和并州的农户,思乡心切,愿意弃甲归田,从此安心过日子。”
“张燕本人的意思呢?”
“从几个小帅平时来山寨中做客时的言语中听得出来,张燕是支持出山归顺,接收官府安置和改编的,但他也有顾虑。当年黑山军曾经受了袁绍的蛊惑袭击常山国,乱民还杀害了常山相孙瑾,张燕担心大将军会把这笔帐记在他的头上,所以迟迟不能下决心带领部属出山。”
“张燕此人与我从未谋面,倒是把我琢磨得挺深啊!”刘和有些感慨,“孙瑾不能就这么白白的死了,这件事情我迟早是要给孙家人一个交待。这次你就不用返回黑山了,我让太史慈派人联络张燕,告诉张燕只要能把那几个还想继续留在山中当大王的山寨头领的脑袋给我送到常山郡,我就原谅他当初纵容手下劫掠之罪,同时对他委以重任。”
“大将军不必为属下的安全担忧,我有把握不被察觉,安然返回山寨之中。”
“我可舍不得再让你深入虎穴,你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以后便留在军情司协助子泰,你的主要职责就是替军情司多培养一些像你一样机敏干练的探员。”
“大将军,还有一事,需要让您知晓。张燕手下那三位小帅虽然能力出众,但相互之间也有暗中的较量,若想架空张燕,可以从这三人身上下手。”
“嗯,这个情况我掌握了,对别人不要提起。”刘和不置可否地说了一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