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水师一边与秦国水师交战,一边撤运江北楚军,但王翦指挥秦军火速包围了历阳城,楚国水师无奈之下,只好放弃接应,撤军而走。
王翦攻占历阳。
章邯攻占丹阳。
在秦国水师的保护下,王翦带着秦军主力顺利渡江。
=
王翦、麃公、蒙武等人不想让章邯的江南大军攻伐江东,这不仅关系到军功分配的问题,更关系到关东系和老秦人对大江流域的实际控制,假如让章邯杀进江东,抢占了地盘,那么等于让武烈侯公子宝鼎在江东插进了一根钉子。
公子高为此亲自出面劝说章邯。公子高是吴侯,江东之地一部分是他的封国,还有一部分郡县自然要由关东系和老秦人来控制。武烈侯剥夺了他成为大秦储君的希望,又把他赶出了江南,他还能指望谁?当然指望老秦人帮助他重新崛起了。
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宗室和外戚已经在统一后的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中明显占据优势,以军功和文学起家的豪门贵族虽然人数多,势力庞大,但因为与生俱来的政治上的劣势,他们不得不暂时搁置矛盾,联手合作。
这时候他们的目标已经不仅是追求分封,而是要控制更多的地方郡县增加实力,以便在接下来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身家性命了。
“兔死狗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时代变了,政治也变了。过去诸侯并列,政治的目标是增强国力争霸兼并,所以寒门士人可以凭借军功和文学跨入豪门贵族的行列。现在中土统一了,政治的第一目标还是增强国力,但第二目标则是维持和平和统一,那么可以预见,凡所有危及到中土和平统一的不利因素都将遭到狂风暴雨般的打击。大秦统一了中土,兔死狗烹的政治风暴也将接踵而至。
宗室和外戚因为宗法和血缘关系,与君王利益一致,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分享王国的权力和财富。以军功和文学起家的豪门贵族是真正的士卿阶层,他们依附于君王,他们的权力和财富都依靠君王的赐予。王国的权力和财富只有这么多,假如关东系和老秦豪门贵族占据多了,那么宗室和外戚贵族自然就少了,于是矛盾就来了。
不管是打江山还是守江山,最终都要依赖于士卿阶层的聪明才智,这一点已经在过去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也证明如果过度依赖士卿阶层,最终可能连国祚都失去了。从周武王的分封诸侯中可以看出,周武王分封了七十一国,其中宗室五十三,可见在中土统一的政治环境下,君王若要确保国祚的世代延续,第一个依靠的不是士卿功臣,而是宗室。
看看现在,秦王政建五个封国,五个封国的封君都是宗室王子。再看看朝野内外,无论是中枢还是地方,宗室都掌控大权,其中以武烈侯公子宝鼎的权势最大,他掌控着北疆,拥有着强大的武力,拥有着广袤的疆土,事实上他就是一个割据称霸的诸侯了,这一点在他和北疆武力成为大秦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中的“一足”后就已经得到了证明。
如此庞大的宗室和外戚力量,在一个和平统一的大环境下,必定要掌控最多的权力和财富,这时候他们如何掠夺更多的权力和财富?当然是想方设法打击士卿贵族,这种例子在过去的历史中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过去,以武烈侯公子宝鼎为首的贵族政治联盟与中央对抗,与秦王政和咸阳宫对抗,但自从秦王政和公子宝鼎在离石会面之后,政治形势就变了,武烈侯亲手摧毁了这个政治联盟,与秦王政和咸阳宫则是合作多于对抗。如今武烈侯更强大了,成为大秦政治格局中的“一足”,假如他帮助秦王政镇制甚至诛杀功臣,那么功臣们如何抵御?
功臣们只有两个抵御办法,一是利用当前时机扩大自身实力,一个是联手合作。
现在他们为了扩大自身实力,联手合作,阻止章邯进入江东。
=
章邯当然要进入江东。
无论是秦王政和咸阳宫的命令,还是武烈侯在书信中的嘱咐,无不清晰地传递出一个讯息,统一战争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江东在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来,一切都是为了拯救中央财政。
未来几年里,中央财政始终处在崩溃的边缘。南北战争的爆发越来越近和中央财政的极度匮乏是一对矛盾,而无限制的增赋加税和普罗大众的日渐困苦又是一对矛盾。普罗大众活不下去了,造反了,国内哪来的稳定?国内局势不稳,大秦内忧外患,国祚岌岌可危,怎么办?
秦王政希望借助章邯在江东插进一根钉子,激化武烈侯和功臣们之间的矛盾,而武烈侯则直言不讳地告诉章邯,帮助公子高和王翦攻占江东,然后撤出江东,继续镇戍你的江南,以此来缓解我们和功臣之间的矛盾。
“我将竭尽全力帮助吴侯拿下江东。”
章邯郑重发誓,“我的军队绝不会留在江东,拿下江东后,我会以最快速度率军返回长沙。”
=
=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