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大秦帝国风云录怎么样 > 第429章 痛苦抉择(第2页)

第429章 痛苦抉择(第2页)

他或许愿意把脑袋送给始皇帝,献给自己的帝国,但他的部属们愿意吗?司马尚和代北人愿意吗?乌氏和蓼园巨贾愿意吗?所有那些追随他的人,与他的命运休戚相关的人愿意吗?他死也罢,不死也罢,大秦都将崩溃。

如此一来,他只有顺应大势了,与功臣们结盟,一边联手威逼始皇帝逐渐打开分封的大门,一边竭尽全力保住自己的实力,这样当帝国“法治”的堤坝崩溃,诸侯蜂拥而起,中土陷入分裂和战乱的时候,他还有希望凭借自己的实力挽狂澜,拯救帝国。

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他最不想做的事,都接踵而至。

理想终究是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即便是神,也要低下高傲的头颅。

宝鼎不得不接受现实,低下了自己的头颅,接下来,他要为保全自己而努力了,而要保全自己,他就得亲手把大秦推向分裂和战乱,否则,他始终是始皇帝和豪门贵族的敌人,这两者始终会默契配合,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而前后夹击他,寻找一切机会打击他。他被动而死,大秦必乱,所以他只有主动出击,虽然主动出击大秦也是乱,但命运控制在自己手上,他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中土刚刚统一,南北战争迫在眉睫,如果大秦马上陷入分裂和战乱,中土必将迎来一场可怕的浩劫。

大秦需要时间,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需要先赢得南北战争的胜利,这样即便陷入分裂和战乱,宝鼎认为自己也有能力把分裂和战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此自己才有机会凭借武力让中土再一次恢复和平和统一。

“我需要时间。”宝鼎说道。

甘罗和赵高知道宝鼎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心情顿时为之一松。唐仰、赵信和宗越也知道宝鼎这句话的含意,宝鼎的目的始终是大秦的和平和统一,所以他需要时间进行布局,而这个时间比较长,需要蓼园上下齐心,全力以赴。

“需要多长时间?”赵高急切问道。

宝鼎沉吟不语。如果分封进一步扩大,那么接下来地方势力必定要加快壮大的步伐,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会越来越激烈,但在地方势力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之前,自己和北疆武力没有在南北战争中遭到严重损耗之前,始皇帝和自己还能联手镇制,还能遏制冲突的爆发,然而,始皇帝一旦驾崩,或者北疆武力陷在南北战争中难以脱身甚至遭遇重创,冲突必定爆发,大秦必定内乱。

南北战争的胜负无法预料,战争的时间更无法确定,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始皇帝驾崩之日,也就是大秦内乱之刻。历史上始皇帝死在十年之后,如果始皇帝只剩下十年的寿数,那么宝鼎留给宝鼎布局的时间就非常短了。

“十年?”宝鼎迟疑了一下,说道,“十年后大秦或许就要陷入分裂和战乱,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赵高等人的神色再度紧张起来。宝鼎的预言一向比较准确。当年他和始皇帝约定,三年灭赵,十年一统天下,结果真的应验了。十年后大秦就要分裂,这个时间的确太短了,因为期间还有南北战争要打,即便宝鼎全力阻扰,北伐的日子也不会太远,就在这几年之内,而南北战争是个大变数,期间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大秦分裂的时间十有八九就在南北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朝议上,武烈王宝鼎向始皇帝和文武百官详细述说了当前北疆局势,明确做出表态,北伐时机不成熟。

公卿大臣纷纷就此发表意见。

左丞相王绾的意见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王绾认为,目前北部疆域防线太长,屯驻了大约四十万军队,这是常备军数量,需要中央财政的支撑,而这笔支出直接导致了中央财政陷入严重危机,所以必须马上修改国策策略,改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改防守为进攻。大秦只有把北虏彻底击败,才能改变目前的北疆危局,继而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中央财政的危机。

治粟内史冯去疾和少府王戊是这一策略的坚决支持者。两位帝国的财政大臣算了一笔账。现在中央财政每年为四十万镇戍军戍守长城防线耗费多少,十年累积下来又是多少。假如进行北伐,以三十万大军出战,征战三年时间,耗费又是多少。北伐胜利,北疆稳固,北疆镇戍军数量大减,那么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中央财政的耗费又是多少。在这七年里,中央集中精力实施休养生息之策,中央财政又能增收多少。

被动防御和主动防御对中央财政的影响经过这样一比较,一目了然,无疑,北伐越早进行,对大秦越是有利。

宝鼎当即反驳,仓促北伐,准备不足,必定影响攻击,一旦北伐不利,南北战争陷入胶着,中央财政必定被迅速拖垮。再者,就算北伐胜利了,大秦的北疆防线在哪?是阴山以北还是退守长城?如果把防线固定在阴山以北,那需要多少中央财政的支持?反之,退守长城,北虏必定卷土重来,双方在河南和代北两地反复交战,又要损耗多少中央财政?

国防策略是否由被动防御改为主动防御,其前提条件不是北伐能否有助于缓解中央财政危机,而是决定于中土的持久和平和统一,决定于何时实施休养生息之策。如果中央从这一刻开始全力推行与民休养之策,那么凭借中土之力,三五年之内必能缓解中央财政危机。

既然中央财政危机有更好的更安全的缓解之策,为什么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去仓促进行北伐?

宝鼎反对北伐的理由缺乏说服力。公卿大臣们之所以急于发动北伐,就是想击败北虏后缓解北疆紧张局势,然后大幅度减少北疆镇戍军和守疆支出,此策名义上是缓解中央财政危机,实际上就是削弱宝鼎的实力,把他对大秦的威胁以及对他们自身的威胁降到最低。宝鼎当然反对,但无论他的理由是什么,他都得不到公卿大臣们的支持。

你威胁到了我的生存,我还能让你活着?

大臣们再奏,请始皇帝建辽东封国,并一致举荐武烈王领辽东封国。

既然武烈王反对北伐,显然是居心叵测,那不如我们联手,把武烈王赶到辽东去,把他排除在北伐之外。

这一招更狠。假如武烈王接受了封国,那足以说明武烈王居心叵测了,始皇帝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出京。武烈王出不了京,其命运就被别人所控制,其必定重蹈武安君之覆辙,死定了。

=V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