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而立的茶楼包厢,文大郎从匣子中郑重地取出一本书籍,呈给对面的老者。
“师伯父,这便是余首辅的著作了。”
师老爷迫不及待地翻看,不知不觉便看入了神,一刻钟后,他恋恋不舍地合上书籍。
“贤侄有心了。”
对方从袖子里取出一沓银票递给文大郎,文大郎却没要。
“余首辅的著作,若用钱财衡量,岂非侮辱。”
师老爷会意,收回银票,跟文大郎谈起合作之事。文家想要涉猎其他产业,但无奈隔行如隔山,文大郎迫切需要一位引路人。
师老爷的儿子颇有才名,有望在明年春闱中占据一席之地。只是到时候是名次中的优等,中等,还是运气不好落了个下等就不好说了。
而京城那边传来消息,明年春闱,余首辅有可能是主考官之一。
这其实不是多难的事,在事关科举事项的时间段,帝王前后召见了谁。排除不可能的官员,剩下的就接近真相了。
当然除了余首辅,还有其他的官员,这就相当于提前压注。没钱的只能从各种有可能成为主考官的官员中挑一个,攻读那位官员的著作。
而有钱的,就通过各种渠道去搜集明年有望成为主考官的官员们的著作。
字见其人,文章现所愿。
师老爷现在就急需一本余首辅的著作,所以文大郎那边一递出消息,他就来了。
若是换了往常,以师老爷在本地的地位,别说一个文大郎,就是文父亲自邀约,师老爷都不定能给面子赴约。
最后文大郎跟师老爷敲定了开设酒楼之事,师老爷带走书籍,两人皆是欢喜。
师老爷走后,文大郎让身后的顾澈坐下,“我从你手里买走书籍,而后获取更大的利润,你可有怨?”
顾澈想了想,道:“不瞒公子,那书籍是书生赠我之物,我本就是白得来的,公子却愿花钱买,我已经很高兴了。”
“如今公子能用那本书换取更大的利润,是公子的能耐。”
就像商人去进货,哪怕是名贵山珍,他们从农户手里收走时,也会极力压价。但是转手却能将山珍炒至天价。
余首辅的著作在江南价值不菲,但也要看卖的人是谁。
严格来说,文大郎已经很厚道了,至少让顾澈在购买书籍所费银钱的基础上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