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之际,理应强军整备,不惜一切代价,打造精兵强将,方可保国无忧。
既然仁义无法感化朝臣商贾,那朕就做那桀纣之君又何妨?
故而,此事朕自有主张,爱卿无需忧虑!”
崇祯皇帝唇角露出一抹冰冷的笑意,细长的眼微微往上挑起,深潭似的眼睛猜不透在想些什么,只是在阳光下闪烁不定。
也就是对毕自严这个真正忠心体国的老臣,崇祯皇帝才说这么多。
其他的朝臣,哪怕被捧为殉国英烈,崇祯皇帝也绝不会多说什么。
说穿了,大明末期有这么一群人,平日里高谈阔论,骂这个骂那个,牛逼哄哄。
真等建奴南下了,事到临头,他们反而不敢反抗,只敢绝食自尽或者吊死那啥的,于国于民一点益处全无?
在崇祯皇帝眼里,其实这些人不是殉国,而是殉名,只是为了所谓的流芳千古而已。
当然,这比钱谦益那些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家伙好一些,却比阎应元那种动物界的平头哥不知差了多少。
“皇上,臣无能,未能为皇上分忧。”
话说到这个份上,毕自严唯有跪地请罪。
无需忧虑,其实就是不要管的意思。
毕尚书作为混迹朝堂多年的老政客,明白这句话的潜台词。
同时他也明白,今后国库怕是要要沦为内库的附庸,再也无独立自主性了。
谁叫他们国库空得连耗子都活不下去?
扶起毕自严,崇祯皇帝和三位老臣重新坐下来,商议一些细节的问题。
尤其是对兵部尚书孙承宗,交代了九边总兵的人员安排和变动。
像王朴、姜襄等敏感人员,需要防范注意。
而虎大威、杨国柱等敢战的将领,则需要提拔重用。
总之,有些事情,必须事前安排。
不知不觉间,日头已经偏西,光线黯淡下来。
崇祯皇帝揉着有些发胀的脑袋,送走开了整整一下午会议的三位老臣。
都说开会的人不干事,干事的人不开会。
其实,开会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啊!
“皇爷,兵部侍郎李邦华求见。”
正当崇祯皇帝准备下班之际,军改副组长又找上门来。
“宣!”
这是大事,又要加班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