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就是所谓信仰的力量吧。有很多事情,置身事外的人是很难能够理解的。”
“唉,大伯,那你现在的儿孙们还会经常来看你吗?”
马潇潇一脸天真的问道。她的观察点总是在那么与众不同。
“哪能经常来呀。他和他媳妇儿在城里都有着自己的工作,孩子今年也得上小学了吧?
平时逢年,我都会下山,回去和他们一块过。偶尔呢,他们也会上山来看看我。”
“哎呀,这都是什么风俗习惯呀。宋伯,你竟然忍心连自己孙子都不要了。
我这次上山,只能把我的猫咪交给我妈暂时养几天。这才几天啊,我都想它想的不行了。更别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宋光明吐出了一口气。
“唉。也许这就是命吧。不过呢,这个风俗估计到我们这一代也就要绝种了。
我儿子是打死都不可能等他65岁时候上山等死的。
赵家的小子,我相信你也不会吧。”
赵默然此时心中还在打着小九九,被这么突如其来的一问,不禁吓了一小跳。慌忙点头答应。
“那是自然,我除非神经了才会想到到这种地方来等死。”
“是啊,但是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你老爹没几年也快要到上山的年纪了吧。
到时候你抽空一定要多来看看他。其实我们嘴上不说,心里哪能不想自己的子女呢?”
宋光明的这一番话又触动到了赵默然的软肋。
是啊,还有两年,父亲也即将到达上山的年龄。
根据对他的了解,父亲是绝对会遵守这个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风俗习惯的。
这次的探访并没有像自己事先想象的那样,老人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普通的村庄。
山上的物资虽然不算丰厚,但也比起一些更偏远的农村村落,有过之而无不及。
排除自己这些不速之客来后发生的不悦,相信村里人平常的日子,也应该过得其乐融融。
可即便如此,赵默然还是想通过这次的探访工作,竭尽所能的来改变这种陋习。
“哎,对了。你们这次上山不止这些人吧?其他人呢?”
自从马潇潇上一个话题以后,整个屋里面显得格外的安静。
看来大家都被这种习俗而造成的亲人分离,而感到可惜及不解。
就在这个当间儿,最该为此惋惜的宋光明却一下子又恢复了当初和蔼的模样。一脸关心的问向众人。
“哦。他们正在斜对门的严涛和孙建国家呢。”
听到老人这么问,王斌很自然的回答道。
“严涛?孙建国?我想想啊,是不是上个月来的那两个城里的记者啊。”
“宋伯,你也知道他们吗?他们是我的同事,这次我上山就是准备接他们下山的。”
“哦,怪不得,怪不得。接下去好,接下去好啊。
他们两个脾气怪怪的,一个阴阳怪气的,一个感觉就是个轴轱辘。
你柳大妈算的会人情世故了,但和他们也都说不上几句话。”
“呵呵,您老也觉得他们俩脾气怪了。这次我们都商量好了,要是他们不肯下山,我就把他们提溜下去。”
听到王斌这么说,宋光明发出了哈哈哈哈的爽朗笑声。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