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淮屿并没有打算结束问题。“何事?”
“多年前,我家父亲曾外出经商,运送货物的途中,遇到一帮劫匪,正好碰见顾知府继任新知府,我的父亲被他救助。”
随之打岔道:“顾知府继任新知府,已是十年之前,那时你才五六岁,为何能记得如此清楚?”
蓝苏荷忍不住扯扯嘴角,这五六岁孩子听自家父亲说个事,咋就记不清楚了,她连小时候自己跑去街上买包子,这件事都记得清清楚楚。
果不其然,风疏影也不解释,只是淡淡的开口回道:“就是记得。”
蓝苏荷默默在心里给风疏影鼓了一个掌。
就在众人望眼欲穿的时候,城门开了,无数人此刻仿佛有了力气,从地上坐起,纷纷站在门口,伸着脖子朝城门内看去。四人身旁的女人此刻也带着孩子,挤进了人群中,还不忘向他们四人招手,让他们也赶紧过来。
从城内率先跑出六名衙役,皆举着长刀,跑至门外并列城门两边。很快城内响出了车轱辘的声音,由远及近。
只见两名衙役推着一轮车走来,车上是一个木桶,车停好之后,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将木桶放置在城门口用石头搭建的一个高台上,显然施粥并不只是这一次。
身后又传来一阵车轱辘声,众人一看,那车轱辘上是堆着满满的瓷碗。
门口的两名侍卫只吩咐了一声:“站好!”人群便自动分成两队。
人群中不乏有孩子,堪堪的看不到前方的状况,人群中一下子规矩站好,有些孩子眼力好,立马乖巧的站好,有些孩子突然的被挤倒,倒也有大人在身边,帮着扶稳身子。
突然蓝苏荷耳边传来一阵细微的风,定睛一看,却是荆淮屿此刻掠到了人群,将一个已经跌倒在地,前方依旧人群还在后退,立马就要被踩踏的孩子,弯腰扶了起来。
孩子立马道谢,向后移开了几步,保持了安全距离。
荆淮屿救了孩子却不回来,默默移到人群的最后端,居然开始排起了队。
三人赶紧跟上,也加入了队伍的行列当中。
随之很是骄傲的说:“还是我们少爷会过日子,知道少一顿吃食我们便能多吃一顿。”
蓝苏荷低声拆穿道:“你个傻大个,你要是这群人,看见有几个人站在那里,并不领粥,人家不会想到这几人定是不缺吃食?如今命不是命,活一天过一天的日子,还不如冒险去抢一抢。你纵使武功高强,但能抵得过这么多人吗?”
随之白眼一翻,哼了一声说道:“就你聪明。”
荆淮屿回头,看了一眼蓝苏荷又看了一眼随之,无奈说道:“确实比你聪明,回去后多读读书。”
随之一个大男人,此刻像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低着头看着有些委屈。
蓝苏荷不敢放声大笑,只好憋着嘴,闷着笑,笑着还和风疏影交换了一个眼神,风疏影嘴角弯弯,想来也是有些得意。
众人都有气无力,皆不肯说话浪费力气,所以前方有人祈求的声音传来时,四人皆能听见。
一位老人的声音自前方传来。“能不能再来一点啊,大人,这米可是一天比一天少了。”
发粥的衙役说道:“大爷,这真的只能给一碗了,你也知道,这水断了三年,谁家都没有米了,还好知府平时一直让我们节约粮食,不仅自己平时不浪费粮食,也不让城里的百姓浪费,这才能在府衙里存着谷物和大米,可这就算是一座粮山,此刻也没有了啊,不光是南贞城里的百姓都吃的一样,就连我们的知府也吃的也是这一锅粥里出来的啊。”
老人哀叹一声,放下手中的碗。“哎……如此便罢了吧。”
前方是一位女孩,年纪估摸着跟风疏影差不多,十六岁左右,趴在前方一个男人的身上,好躲过这日中的烈日。
而她前方的男人应该是她的父亲,正踮着脚尖望前头看去,干黄枯瘦的脸上带着浓厚的焦急期待。
随之听闻说道:“看来这知府还真传闻不假,是个好人。”
前方的少女睁开了眼,害羞的看了一眼荆淮屿,枯黄的脸上透着红晕,刚刚荆淮屿突然来到她的身后,她只瞥了一眼,便觉得见到了天上才应该有的仙人,白衣飘飘,虽然鞋子和衣摆已有了灰烬,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气质,跟她所见过村子里的男孩子满身泥土完全不同。
可现在的自己虽然没有衣衫褴褛,和他站在一处,也觉得自己相形见绌。
母亲疼爱自己,就算自己家人裤脚衣袖都已经烂掉,也不会让自己穿的破破烂烂。
在村子里其他的女孩都羡慕她,可现在站在他的面前,却觉得自己卑劣不堪,越看越觉得自己自卑的如同路边的泥土,直到他的身边走来两名女子和一个男子,她紧紧的盯着那两位女子,一个清冷如寒霜,面色微冷,一个娇艳如春花,最特别的是她的那双眼睛清澈明亮。
她看呆了,两位估摸和自己一般年岁的女子,却无半分自己的枯槁之形。可她并不嫉妒,她觉得这样美的女子才应该待在那位男子身边,相互耀眼。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