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春风1991断更 > 第864章 院士的青睐(第2页)

第864章 院士的青睐(第2页)

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本科之后的老师那就真的跟父母亲差不多,当老师的怎能不为学生着想,王建奇等几位又是杨志谦带的最后一批学生,他当然希望有一个圆满的结果结束自己的教育生涯。

但是现在,他决定再收一批学生作为关门弟子。

是什么让这位打算收山的院士萌生了再带一批学生的念头,原因不言而喻了。

姚远惭愧得很,道,“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们搞科研的想法其实都蛮简单,小姚你本身就是有大成就的机械工程专家。”杨志谦说。

显然,年海红已经把姚远的一些情况向杨志谦介绍过了。

姚远苦笑着摇头,心道,我只是把上一辈子四十多岁的成就提前拿了出来而已,他忽然想到了柳明伟,试探问道,“杨老,不知道你对最后一批学生有什么要求。”

“你有推荐?”杨志谦笑着问。

姚远说,“其实您见过,朱总团队里的舰艇电气专家柳明伟,奋进号加速性能比一般全柴联合动力装置的船舶更厉害的原因,就是他分析出来的,悟性非常高。”

显然,杨志谦已经从年海红这里知道了奋进号动力系统的秘密。

杨志谦却是摇头说,“柳明伟我认识,这个小伙子当不了我学生,不是我不愿意,而是他不愿意。”

“小姚,柳明伟是国内唯一选择专门研究舰艇电气的青年专家,而且现在已经是部队的人了。”年海红解释说。

姚远很意外,“现役军人了?”

杨志谦点头,“他主动申请的,部队缺乏技术人才,求之不得,把他列为高技术人才典型来对待。归根结底还是柳明伟个人的选择,他现在专攻舰艇电气,从个人成长和技术发展来说,让他转过来研究动力系统,也不合适。”

“原来如此。”姚远明白了。

杨志谦笑着说,“再有合适的人选随时向我推荐,我还能带四五个学生,还有精力。”

姚远是西海工业大学出来的,当然是有许多从事科研的同学的,杨志谦是这么想的,就当卖姚远一个人情。当然,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推荐过来的人有没有跟着院士学习的潜质。

就着这个话题说了几句后,年海红说,“小姚,杨院士想了解一下济柴总厂以及在集团事业版图里的情况,你介绍一下吧。”

年海红还是厂长,但已经逐渐脱离具体事务了,充当定海神针的作用,他当然最熟悉济柴总厂了,不过,济柴总厂未来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在春风集团的事业版图里是什么位置什么角色,姚远才是最清楚的,因此干脆全部由姚远来介绍。

院士团队主动要求合作,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姚远当然是积极的、欢喜的。

姚远稍稍整理了一下措辞,道,“济柴总厂在春风集团工业版图里扮演着唯一重型柴油动力系统制造厂的角色。”

这一句话是他对机柴总厂的战略定位。

“截止现在,济柴总厂已经基本覆盖了所有功率层次的柴油机,计划在济南、武汉、上海、南港建成四大发动机生产基地,目前南港那边的已经投产了,在沈阳、成都、南港建成了三大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南港技术研发中心已经建成。”

“济柴生产的190型柴油机成为了油田客户青睐的发电系统主机,年老三个月前率队参加了法兰克福工业展,三天时间拿下了五千多万美元的订单,绝大部分是购买190型柴油机的。目前这个产品已经形成系列,济柴已经确定将这款柴油机作为主力产品进行延伸改进。”

顿了顿,姚远说到了杨志谦最关心

的部分,他说,“全柴联合动力装置是春风科学院和济柴总厂联合研发的,济柴参加了研制工作,也是唯一的制造商,双方已经签署协议共同发展全柴联合动力装置,未来的合作范围会扩大到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等。”

“春风科学院不从事经营业务,收入来源依靠技术授权费用、专利特许使用费等,所以,包括全柴联合动力装置在内的新式动力系统,都是交给济柴总厂来经营的。”

姚远回忆了一下,看向年海红,说,“去年的济柴总厂的销售额好像是15亿华夏币?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我没来得及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