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王承恩对王瑞这个知音,特别的有好感。所以,后面的事情就变得特别的顺利。
当日,他便向王瑞宣读了崇祯皇帝的圣旨,颁发了带过来的官印告身。并且还将崇祯帝对王瑞的口头表扬,也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王瑞又是一通磕头谢礼,给孙大人王承恩以及他们的随从都一一奉上了礼金,总算是将自己升为参将的事情办妥。
当然,王瑞属下的马举陈铭等人,也都按着王瑞所报的功劳大小,一一得到升官提拔。
当日参加完文官们为孙国祯王承恩二人举办的接风宴后,王瑞先去求见了巡抚大人孙国祯,一通磕头致谢,又送上了一千两白银。
孙国祯也不扭捏,高高兴兴地接了,勉励王瑞继续为国效力,又问他有何难处需要自己帮忙。
王瑞一听,心道,原来这孙国祯还颇讲义气呢。他便趁机提出,请孙国祯补足部分粮饷兵器。
孙国祯现在对王瑞颇为倚重,也就爽快地应了,表示将会很快安排到位。
其实,王瑞对这大明的刀枪兵器,根本是一点也看不上眼的。但是呢,他却必须要开口去要。
因为他要真的从来不提要求,那才是真的怪了。岂不说该你的东西,你都不想要,到时就算其它的人是傻瓜,也能看出浮山湾的实力来了!
所以呢,这个过场,王瑞还是要做做的。至少,迷惑周边的各方势力有用。
看着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坐在下首的王瑞,孙国祯禁不住心中一声叹息:我登莱好不容易出个猛将,还挺知情识趣,咋就要马上调往关宁去了呢。
他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先和王瑞通一个气:“王参将,你可知王公公此次前来,还带着兵部的钧令?”
“哦,末将不知,还望抚台大人指点!”王瑞拱身行礼道。
其实,以王瑞对明末朝廷党争和大明这帮“做事无能,卖国起劲”的文官们的认识,他知道伴随着升官的公文告身而来的,肯定还有调他去关宁驻防的调令。
不过,他此时却不能说出来,要将这表现施恩的机会留给孙国祯。
“正武(王瑞的字,古人称字,而不直呼其名),现今兵部有令,要调你部去关宁驻防呀!不过,你也不用着急,先答应下来便是,你可以多说说你的难处,同时多要开拔银以及军饷物资,如此定可以拖延上几月,本官到时再找了知交同年为你周旋!”孙国祯指点道。
“哦!如此便多谢大人关照!大人知道,末将这辖下颇多辽东逃民和登莱流民,一直是属下组织做工救助的。如果末将骤然离开,这些人突然断了生路,恐怕会徒生事端啊。所以,还望大人多多怜悯,为末将回旋一番吧!”王瑞只得又起身磕了一个头。
哎,这他娘的万恶的封建社会!咋就动不动的要磕头呢?
孙国祯一个轻托,便将王瑞扶了起来,再一次承诺会去为王瑞周旋。
这王参将,这才来登莱多长时间?就数次将功劳送到自己案前,每次还都是实打实的寇虏首级,哪个上司会舍得让这样的下属轻易调离呢。
岂不说王瑞平时就礼数周,逢年过节都会送上银两,就是这些杀虏诛寇的功劳,他孙大人也是分润了不少。
所以,孙国祯说要为王瑞周旋,倒是真实的心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