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治帝搁下了笔,望着面前的奏折,好一阵沉默。
刘恭一直低着头,这时跪了下去,“千错万错都是臣弟之错,臣弟甘愿受罚!”
“王爷也不必自责!”
吴邦佐这话也不全是为了安慰刘恭,当日的事情上书房内除了戴权全部有责,望着秦威,“老国公是军中宿将,不知可有谋略!”
这话一出,秦威睁开了老眼,望着跪趴在地上的刘恭,想了想,“南疆距离京城太远了,出现些许误判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到这,略想了想,接着道:“虽说军国大事不能妄自揣测,但是还是可以预判一二的,老夫不清楚梁国公是如何研判出南疆战败的,可是以他这些年领兵的情况来看,可能性非常的大,要知道大军粮草供应出了问题是非常的致命。纵观历史,多少名将因为粮草问题而饮恨沙场,何况南疆这么恶劣的环境!”
孔方岩的脸色沉了下来,“敢问老国公,可有别的可能,哪怕是稍微有点折损朝廷也能接受,要知道南安郡王还有卫总兵可都是军中宿将,再说了他们可是据险守关。”
吴邦佐:“次辅这话正是。”
“唉!”
秦威这口气叹得好长,“你们能想到的梁国公全能想到,甚至比你们想的还要细致三分。”
说罢,转望向沉默不语的牛继宗,问道:“你可知道此事?”
牛继宗慢慢抬起头,摇了摇头,“此事我并不知晓。”
沉默了片刻,又道:“不过我猜他应该是从军报和卫总兵的私信中得出的结论。”
秦威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像自己和贾琦这样的人都和边关主将有书信往来,这件事虽说皇帝与内阁都清楚,但是却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否则一个私交边将的罪名是逃不掉的。
“镇国公还是不要妄自揣测。”
杨涟对这种话题极为敏感,立刻止住了牛继宗的话头。
“议国事就议国事,朕没这么小气,再说了,军方一脉哪家没有和边将书信往来。”
忽然传来了隆治帝淡漠的声音。
殿中寂静一片,稍顷,隆治帝朗声道:“今儿找诸位过来是想办法解决事情的,不是追究谁的过错,更不是让你们在这里表演!”
许是觉得语气严厉了些,缓了缓,又道:“南疆战败朕认了,可是战败后该怎么办,都说一说。”
众人一惊,没想到皇帝已经有了这个打算,这种时候吴邦佐、孔方岩还有刘恭自是不会接皇帝的话,都把目光望向了杨涟三人。
杨涟也没有搭话,目光瞥向了秦威和牛继宗,意思很是明显。
秦威无奈叹了口气,抚须道:“陛下不必如此悲观,南疆毕竟驻有十余万精锐大军,就算战事不顺也不会发生溃败的情况,只要及时支援定会无碍。云南巡抚刘藻即是宗室又有领军作战的经验,不若传旨与他,让其做好准备,另外统领巡防营前往边关。”
说罢,见隆治帝认真听着,又道:“不知内阁可有遣人前往处理粮草一事?”
杨涟:“刑部左侍郎韩文禄韩大人早在月初就已经带人南下了。”
“确是个有能力之人。”
秦威赞了一句,又问道:“不知内阁打算怎么处置此事!”
“这。。。”
杨涟自是明白秦威这话的意思,有心想说,可是此一时彼一时,情况有变,再说也无意义,望了眼默不作声的隆治帝,反问道:“不知老国公有何良策?”
“良策倒是没有,愚见还是有的。”
“您请说!”
“呵呵。”
秦威轻笑两声,环视一圈,“首辅该是明白的。”
杨涟一怔,嘴角一抽,笑道:“老国公这话说的本官有些糊涂了!”
隆治帝坐在御案后,冷冷地望着二人,终是没有忍住,开口道:“好了,朕明白了!”
说着挺直身子,朗声道:“传旨:加封刑部左侍郎韩文禄为钦差大臣,彻查三省军粮一案,另云南进行军管,一切以大军所需为前提,所有涉案官员按军法处置。”
顿了顿,又道:“加封刘藻为镇国将军!”
“对了,朕想起件事情,老国公看看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