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甲听着洞外的动静,垂头丧气的说道:不必解释了,我懂,我那大徒弟被你们捉来了吧?你们这哪里是妖怪啊,分明比人都精明,这算个什么事儿啊!
金角大王得意洋洋:我们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怎么会这么笨?你要知道,我有个师兄,乃是人间儒门孔圣人!
陆仁甲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孔子师老聃这句话,看来这两个家伙,真的是太上老君派来的,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他硬着头皮说道:我才不信,你有什么证据,想我熟读论语多年,你也敢跟我比一比学问?
金角大王比较好面子,喜欢显摆学问,给陆仁甲解开绳索道:反正你也跑不了,既然你救了我兄弟一命,我就晚一点吃你,说罢,你想问什么?
子不语怪力乱神,何解?
老子不想跟你废话,用怪力把你打到神志不清!
陆仁甲听得无语,莫非自己学了个假论语不成?还是妖怪都是暴力分子,解读跟自己不一样,想想自己之前镇压八戒的举动,只觉得好有道理,且让我再试一试。
我问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何解?
金角大王定下暴力论语解读基调后,接下来的答案就显得那么有道理。
三十个人加在一起都不够我打的,四十个人我也能打得他们找不着北。熟读论语五十年,才知道自己是天命所归,就算是六十个人来找我谈判,也只能跟我说一些让我听得顺耳的话。要是有人觉得七十个人就能随心所欲那就错了,有我在,谁也不敢违反我定下的规矩。
陆仁甲只觉得之前学的都是个假论语,儒释道难道都有不同的解读吗?怪不得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克,妖怪眼中,也许这样的说法就是对的,可是你金角大王是老君童子啊,怎么可以也这么想?
殊不知太上老君就在云层之中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金角童子所言,他非常满意。
既然陆仁甲从白虎岭受到启发,发下了宏愿要真心去西天,就让他早些明白这个修仙界的残酷吧!
想要磨灭一个人的信念,必须要先崩溃他的三观,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鞭数十,驱之别院,使其好好反省。
陆仁甲还不死心,找了个杀气不那么大的句子:我再问你,父母在,不远游,何解?我就不信你还能胡扯?
金角大王的确没办法用暴力美学解读这一句,不过他还有别的办法。
如果你解决不了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也是好办法,他转头对着银角大王道:贤弟,这唐僧肉我们可不能独吞,既然这和尚提到了父母,你就派人把干娘请来吧!我怀疑那孙猴子诡计多端,八成进了葫芦也死不掉,让干娘带着捆仙绳来。
两个妖怪说完,让洞里的小妖,巴山虎和倚海龙两个,前去请干娘狐狸精来。
现在的孙悟空不是之前的分身,而是出山后在神猿岛上恢复修为的本体,那葫芦本就是盛放丹药之物,用作保鲜用。
悟空在葫芦里变成自己吃过的丹药,抵住法宝侵袭,化作一溜烟逃了出来,刚好听到妖怪说什么干娘带上捆仙绳。
他之前在洞外听妖怪说过,葫芦本是藤上生,天生地养托化成,伴在老君炉中炼,克制需要葫芦藤。
这天下的法宝,讲究相生相克,阴阳五行之道。就好像陆仁甲前世做阴阳神猿,不入阴阳却寿命其短。儒门没有进攻型法术,却能以子不语怪力乱神之法剥夺其他人的神通,让他们失灵。
为了救出师父师弟,悟空也不能念妖族旧情,两个妖怪来头太大,就算是妖族也只能留招不留手。
妖族本就是强者为尊,想他当初学艺归来多么意气风发,但有不服就一棒子敲过去。现在为了保护师傅西天取经走上一遭,才束缚了手脚。
他狠下心尾随巴山虎和倚海龙,去了老狐狸的所在,一棒子捣毁洞府,一招被刺杀掉洞中小妖,化作老狐狸的样子回了莲花洞。
洞里的银角大王看时间差不多了,摇了摇手里的葫芦,里面果然是空的,对金角大王说道:哥哥所料不差,那孙猴子果然从葫芦里逃了去,也不知道他是伺机报复还是一去不回。
这时金角大王走到陆仁甲身前,将酒樽放在桌子上,醉醺醺的说道:和尚,你之前不是问我父母在不远游怎么解释吗?我现在告诉你。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这个师傅就好比猴子的父母,所以你在这里,猴子就跑不了。
所以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父母在我手上,你就是变成真龙也游不远!